Like

2022年5月25日 星期三

砂拉越州Sarawak【Rajang River:Kapit】:文化交融的拉浪江畔小鎮─加帛(Kapit)

 砂拉越州Sarawak【Rajang River:Kapit】:

文化交融的拉浪江畔小鎮─加帛(Kapit)

【一個女生自助馬來西亞16天15夜】  2020/02/11(二) Day06-2


          這是Cemcem第二次到訪加帛的小鎮, 第一次到訪的遊記待日後再好好分享。此行只做短暫地過夜停留,沒像去年般多規畫些時間往加帛小鎮周邊的長屋晃去,只好在搭船前往巫拉甲前,在協昌旅社(HIAP CHIONG HOTEL)及碼頭周邊走走。  


         加帛鎮是個多元族群交融的小鎮,自從1880年布洛克王朝在此地興建了絲維雅堡(Fort Sylvia),加帛鎮成為了馬來西亞的最長河流拉浪江(Rajang River)中上游的交通及貿易樞紐,對於週邊不同族群的長屋居民而言,加帛鎮上的市集是個可以將他們的農產品、手工藝集散銷售的重要所在,長屋居民也可以在此購買日常生活用品。不論是碼頭畔的小市集、Teresang市場(Pasar Teresang)、Kenyalang市集或是鎮上的各式店家,皆可感受到不同族群文化經過長時間相互影響之下形成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樣貌。


     《一頭栽進婆羅洲 Into the Heart of Borneo 》這本書的作者Redmond O'Hanlon在書中曾介紹加帛小鎮是他進行婆羅洲深度冒險的起點,來到加帛鎮的旅客可以在此探聽有無嚮導可以帶領前往附近的長屋參觀,有的長屋位於拉浪江畔,須搭船才能前往;有的長屋位於小鎮週邊的道路旁,有一輛機能好的四輪傳動就可將旅客平安地載往目的地。


        在 加帛鎮上的拉浪江畔,非常具有特色的景觀就是乘船碼頭處的熙來攘往的上下船人群,以及可以航行於拉浪江的載貨渡輪、工程船、遊艇、長舟、漂浮碼頭。碼頭的搬運工隨著一艘艘船的靠岸及離去忙碌地勞動著,他們的咖啡色系身影通常是戴著鴨舌帽、穿著亮色系的短袖T恤及一件方便運動的長褲,若有機會探訪在碼頭工作的耆老關於碼頭與拉浪江的軼聞趣事,他們肯定可以說出不少的故事。


圖01.前往巫拉甲的碼頭乘船處及上下船的旅客。


         在加帛舉辦的划竹筏競賽是拉浪江流域非常有特色的活動,競賽期程通常在每年四月至五月間的其中兩天舉辦,划竹筏競賽活動也可以展現早期居住在拉浪江畔的原住民族群用竹筏載人載貨順流而下的景觀。Cemcem還未親睹這樣的競賽盛況,希望將來有機會可以躬逢其盛。


         Lonely Planet出版的書中提到加帛有夜市,位於協昌旅社(HIAP CHIONG HOTEL)對面的乘船碼頭處附近,烤雞及沙嗲是這個夜市最受歡迎的食物,但昨天Cemcem沒注意到這裡有夜市,也許夜市擺攤的地點換了吧!


圖02.協昌旅社(HIAP CHIONG HOTEL)對面的程船碼頭處一大早就可見攤販在此搭棚,Lonely Planet提到晚上這裡會有夜市,但Cemcem沒看到晚上這裡有擺攤。早上這裡的攤販區也可看到加帛附近的長屋居民帶著他們的農產品、手工藝品、小吃在此擺攤。協昌旅社(HIAP CHIONG HOTEL)隔壁那棟樓每間房都裝有冷氣,樓下也有間茶餐室,不確定那棟樓是否也是旅舍。加帛鎮的交通過去主要靠拉浪江,週邊也有幾條英國殖民時期建的道路,再加上馬來西亞政府這裡年開始慢慢地鋪道路深入拉浪江中上游的小鎮,所以在加帛看到如此多的小客車不用太訝異。


奇妙的購票處─前往巫拉甲(Belaga)的船票


        今天的目的地是拉浪江上游的小鎮巫拉甲(Belaga),從加帛(Kapit)搭船過去大約將近7個小時左右,許多網路或書籍資訊說明從加帛前往巫拉甲的船班啟程時間為上午9:30~10:30間,正確乘船時間並不明確,一天只有一班上午的船可前往巫拉甲。擔心錯過船班,只好6:00早起盥洗打包收行李,6:50到協昌旅社(HIAP CHIONG HOTEL)樓下I-Market對面的碼頭確認乘船處、乘船時間及買票。


        這個碼頭的售票處很特別,位於鐵皮的棚子下,完全看不出來哪裡有賣船票的地方,幾個小攤販在此賣自種的農產品、零食、衣服、飲用水。鐵棚後方有兩張方形的木桌,七點整的時候開始有人聚集在方桌前買票,坐在方桌後方藍色塑膠以上的男子拿著一疊藍色、桃紅色、紅色、黃色的船票按票價等級拿給買票的旅客。


        Cemcem很開心的走到方桌前,和售票員說要買張往巫拉甲(Belaga)的票,售票員示意這些票不是前往Belaga的票,不能賣給Cemcem。但Cemcem聽不太懂馬來語,誤以為售票員不賣票給Cemcem,於是在此膠著好一會。有位好心的伊班族帥哥走到售票處這,用非常標準的華語和Cemcem問:「你會說華語嗎?」


Cemcem:「我是臺灣人,我會說」


伊班族帥哥:「早上七點開賣的票是去另個地方的,往巫拉甲(Belaga)的票八點才開始賣。往巫拉甲的船10:30準時開船,17:30才會到巫拉甲(Belaga)」


          非常謝謝這位伊班族帥哥相救,否則Cemcem可能因不瞭解售票員說的話,誤解售票員的意思而上錯船。但這經驗也讓Cemcem好奇另個船班的目的地是怎樣的地方?下回再找機會探險吧!


圖03.清晨6點多的加帛碼頭岸邊,一艘靠岸的載客艇上方已有攤販開檔了。


圖04.前往巫拉甲(Belaga)的票是在協昌旅社(HIAP CHIONG HOTEL)樓下I-Market對面的鐵棚下買,且要注意有無船公司擺小木桌售票。清晨6點左右就可見加帛鎮周邊的長屋居民帶著部落內的農產品來這裡販售。

圖05.早上七點開始有人在木頭方桌上賣船票,但這時賣的船票是前往拉浪江上游的其他地方(不太確定是否前往拉浪江上游Batang Baleh這區的伊班族的Rumah Penghulu Jampi長屋),這時候還沒有人賣前往巫拉甲的船票。


加帛華人發展簡史

          十九世紀初期,中國閩南地區動盪不安民不聊生,大批華人為了生存只好往海外遷徙尋找新的機會,於是閩南漳泉地區有一群人來到了婆羅洲島上的詩巫開墾,再慢慢地沿著拉浪江開拓新天地。

光緒戊戌年(1898年),華人就已在加帛鎮上建了間福隆亭大伯公廟(Hock Leong Tieng),華人在加帛的遷徙發展歷程,對於想多認識加帛的人們也非常重要。某次機緣,Cemcem在拉浪江畔小鎮某家華人開的小吃店看到泛黃的《馬來西亞砂(月勞)越州加帛省華族社會演進史》剪報,於是拍了下來,哪知當時沒注意到手震問題,也沒多拍幾張,導致有些文字無法判斷。Cemcem看著拍回來的報導照片,花了不少時間逐字將加帛華族社會發展簡史彙整的紀錄如下:


遠在1880年前福建人很早就抵達加帛居住,開始經商做生意,逐漸在商業、教育、宗教、社會福利方便扮演重要的角色。


起初,政府(即第一任拉查的行政公署)是座落在上游的南甲峇厘(NG.BALLEH)的地方,那時也有幾家福建人在該處做小生意。


有一天,拉者從古晉乘船往南甲峇厘時,即將抵達目的地,卻遇上不測,船隻告沉沒,在這緊急時刻恰好船上有一位無期徒刑的犯人亦在其中,在絕望之時,救起拉查,化險為夷。


拉查在感激之餘,將其釋放,讓他恢復自由。經過此次劫數,大家一致認為,南甲峇厘地方不適合於行政公署。經過再三考慮後,決定將行政公署遷移至目前之加帛市,即座落在江邊之絲維雅堡壘FORT SYIVIA


當時的加帛市,僅有兩排卅七間店,而在目前新巴剎的地方亦有十八間。

在馬來甘榜,亦有五家華人居住其間。


那時,加帛人口只有兩百多位福建人及一百多位馬來人。因人數不多,人民之生活也簡單,多經營一些本地土產之生意以餬口。例如:籐、紅膠、樹枳及樹膠等,為當時的主要土產。


初時,福建屬前輩,開辦私塾,把知識傳授予下一代的子孫,當時所採用之課本為「人之初性本善」之三字經


一九二九年,終開辦了本市唯一的華小,即目前之「福南小學」。當時學生的人數甚少,布拉甲之孩子亦前來受教育。時光荏苒,目前之福南小學欣欣向榮,已擁有十四間之課室及數間之宿舍,學生人數有五百餘位


       當年,加帛市進口的貨物,是由一艘名BANLIMA來自新加坡之木汽船往返運載。

一九三五年,改由兩艘來自新加坡之大輪船運輸。該兩艘貨輪分別是KAMPAANGBEE


    有一段時期,拉浪江之水位太低,當這兩艘貨輪欲開返回新加坡時擱淺,不能轉彎,致使外洋交通停頓。不久之後兩艘船也終停止開往加帛市。


       以後,改由詩巫張宗羅船務之船隻代替之。計有三艘汽船來往輪值及三艘船,分別是順安船順美船南海船。於此同時,且有一些小型之摩多船開始航行載貨。


       在一九二五年,加帛市已有幾家之福州籍人士前來居住,而多數乃紮跟在詩里?路一帶,以種植樹膠、割膠為生,只有一兩家是在市區做生意,客家人亦有十餘家,大多數是居住在雙溪柏利帝(SG.BILIT)一帶以種植蔬菜、胡椒及樹膠為生。


    加帛大伯公廟光緒戊戍年(一八九八年)由老前輩們協力承建而成。當時,一切建築材料是從中國運來的,且大伯公金身亦是由中國塑造的。廟內之贈畫是由蔡啟超、蔡甘敬、蔡亞?、陳友源、陳清河、楊雪梯、孫里冬、張其?、張春泉等報效。另有源泰號、源成、義和、福成、永春、恒茂、萬盛、振記、源春、勝胗、怡興、長盛、長美、長源、成利、協成、協發等商號慷慨解囊方能建成。


       一九四一年,日本南侵,砂拉越被日本侵占,加帛市之一切商業皆停頓,而船隻亦停止來往,沒有貨物進口,一切食品,全由日本軍人所控制。


        在這段日本統治時期,人民生活極其貧苦,每個人家皆以農耕為生,如種植稻米、蔬菜、番薯等。期間白糖、鹽及布料缺乏。白糖則以亞答糖頂替據說當時的咖啡亦短缺,而是以一種草的種子,經過熱炒及磨成粉末,代替咖啡粉沖飲。這便是日本時代的咖啡,在毫無選擇之下,人民日久也就習慣了。


        當時,中國本土抵禦日本,海外華人在這段期間非常吃苦,每家華人被逼繳還國防金。同時也有部份之伊班人,被召入伍,當「日本軍人」。


       此外,每一位人民亦被迫須繳出一石之石頭搬去詩巫做飛機場,辛苦之極。


    在日本侵占期間,雖也有開辦學校,但教導人民唸日文。本市中也有些前輩曾唸過日文。唯不久之後,即一九四五年,聯軍登陸,日本無條件投降。一九四六年砂拉越讓渡,成為英殖民地,直至一九六三年本州才加入馬來西亞而獨立。


      當時的加帛市,有二排卅七間之店屋,但不幸被聯軍之燃燒彈炸毀,夷為平地,過后,人民只好在江邊搭起亞答屋,開始做點生意,重新奮鬥。


        同時,由別處移來加帛之各籍人士也逐漸增加,人口激增。


        一九五0年,開始興建舊巴剎,共有四十二間之店屋,它是由詩巫之興化人李道蘭承包商前來建築剷平店地工程。


        在一九六九年,又開始興建巴剎。之後聯邦大廈、省公署警察署、道路、碼頭、醫院、電視台轉站、政府中小學等如雨後春筍般建立,形成了今日繁榮之加帛市。


       加帛擁有豐富之天然資源,吸引大批人士前來開採木山造成加帛之人口更逐年漸增


       本州政府於九七三年四月二日正式宣布以加帛、桑、文那牙(今:巫拉甲)三縣組成第七省這個新的省份,為本州各省中面積最廣者之後,更以省會「加帛」命名,為「加帛省」。 


       現任州政府在英明首長丹斯里阿都泰益的領導下,實施發展政治的結果,加帛省和本州其他省份一樣,在農工商各業、經濟、文化、教育、交通、醫藥衛生,及其他水電等基本設施方面,都已發展到空前興盛的地步。


        為維持及繼續發展這個興盛的社會,州政府尤致力民族間的和睦親善與團結合作,遂一視同仁地委任各族中具領導才能,德高望重者為各族群之領袖。


       目前政府在加帛省的華族社會中,設有天猛公一人,今由蔡醒民擔任,邦曼查一人,由劉嘉舉擔任,本固魯兩人,分別由的蔡明雲及汶那甲的黃玉印擔任。 他們都是加帛省的華族社會領袖,亦是溝通官民的重要人物。


《馬來西亞砂拉越州加帛省華族社會與文化委員會1989年度國慶籌備小組》所記錄,當時主要組織的成員如下:


主席天猛公 蔡醒民(BBS)

副主席:謝才能

國文秘書:葉福財


其他委員


本固魯:蔡明云(ABSSONG)


本固魯:黃玉印(BBSBELAGA)


甲必丹:梁佛裕(BELAGA)

馬榐成

詹家瑞


英文秘書:林木新(BBSPPT)

華文秘書:楊長輻


財政:林基蓮

陳鐵輝、

黃良泉、

卓恆山(ABSPBS)

楊華章


加帛省華族社會現任最高領袖


加帛KAPIT             天猛公 蔡醒民先生

                              邦曼查 劉嘉舉先生


桑SONG                本固魯 蔡明雲先生


汶那甲BELAGA     本固魯 黃玉印先生


圖06.加帛(KAPIT)的天猛公蔡醒民先生。照片來源:馬來西亞砂拉越州加帛省華族社會與文化委員會1989年度國慶籌備小組


圖07.汶那甲(BELAGA) 的本固魯黃玉印先生。照片來源:馬來西亞砂拉越州加帛省華族社會與文化委員會1989年度國慶籌備小組


加帛省華族社會最高機構         


加帛省華人社會聯合會 
(包括加帛汶那甲三縣的中華商會及所有華人社團,今已籌組註冊,年內成立)


加帛省華人社團組織


加帛縣泰山亭公會1951年執委會(為加帛福建屬及廣東屬人共同組織)

主席:孫振裕
副主席:鐘濟民

財政:鄭天從

查帳:張天德

執委:馬新春、李金來、孫福發、張玉堂、吳宣理、黎秋林、貝錫光


泰山亭公會(1986-1987及1988-1989董事名單)


主席天猛公 蔡醒民

副主席:謝才能


秘書:葉福才

副秘書:李來金


財政:羅元炎

副財政:孫必耀


總務甲必丹 楊灶福

副總務:孫玉生


查賬:江火金


董事:馬榐成、陳鐵輝


碼頭工友聯合會(成立於1968年7月26日)


咖啡酒餐公會   (成立於1978年12月10日)


加帛音樂社       (成立於1979年5月20日)


中華商會           (成立於1979年7月6日)


加帛縣福州公會(1979年─1980年執委)


主席(正):陳寶光

       (副):劉嘉舉


秘書(正):林其蓮

       (英):邱廣基


財政:嚴品桃


總務:劉廷雲、張和強


娛樂:林國華


交際:朱約瑟


福利:鄭友炳


監察:黃良泉


委員:劉朝就、黃良明、黃培甫、劉我興


彰泉公會(成立於1989年7月14日)


加帛彰泉公會1989-1990董事


主席天猛公 蔡醒民


第一副主席:馬榐成

第二副主席:陳鐵輝


秘書:葉福財

秘書:孫?祝


財政:孫連生

副財政:陳建耀


總務:吳國樣

副總務:孫玉生


青年團長:蔡聯華

副青年團長:黃建?


文化教育組:陳德金

副文化教育組:張文利


正交際:張文吉

副交際:許寶展


娛樂組:許紹財

副娛樂組:張再保


監察組:楊金德

副監察組:王瑞來


福利組:鄭楠才

副福利組:孫必耀


加帛歷任福建屬僑長群像            


陳文明 僑長

白鼠? 僑長

張小慶 僑長

第一任 蔡龍枝 僑長 (1932年由第三位拉惹委任之)

第二任 許大援 僑長(1932-1946)

第三任 張朝明 僑長(1946-1964)

第四任 蔡醒民 僑長(1965-1988,1980榮任邦曼查,1985榮譍天猛公)

第五任 張文吉 僑長1988迄今


圖08.蔡龍枝 僑長。照片來源:馬來西亞砂拉越州加帛省華族社會與文化委員會1989年度國慶籌備小組


圖09.加帛許大援 僑長。照片來源:馬來西亞砂拉越州加帛省華族社會與文化委員會1989年度國慶籌備小組


圖10.加帛蔡醒民 僑長。照片來源:馬來西亞砂拉越州加帛省華族社會與文化委員會1989年度國慶籌備小組


加帛廣東(客屬)社會大事記


1906年,楊茂財初抵加帛,時年廿七歲。

(按楊茂財于1879年在中國出生,屬廣東大埔百侯村轉水灣人

1896年南來星加坡,學工六年後往古晉、民都魯、烏驛及達烏等地謀生。)

繼之行商何振國、行醫李生伯、農夫江晉成,江北及江北人等亦來加帛。


1909年,楊茂財在加帛新巴剎創辦楊安和商號,專營雜貨,打白鐵及收購土產之生意。


加帛(KAPIT)歷任客屬甲必丹群像


第一任 楊茂財 甲必丹(1928-1940)


第二任 梅爵田 甲必丹(1941-1950)


第三任 李金來 甲必丹(1957-1968)


第四任 吳俊林 甲必丹(1972-1979)


第五任 梁木新 甲必丹(1980-1983)


第六任 楊灶福 甲必丹1984迄今


圖11.加帛的楊茂財 甲必丹。照片來源:馬來西亞砂拉越州加帛省華族社會與文化委員會1989年度國慶籌備小組


圖12.加帛的梁木新 甲必丹。照片來源:馬來西亞砂拉越州加帛省華族社會與文化委員會1989年度國慶籌備小組


圖13.加帛的楊灶福 甲必丹。照片來源:馬來西亞砂拉越州加帛省華族社會與文化委員會1989年度國慶籌備小組


加帛(KAPIT)歷任福州屬區長群像


第一任 張文晃 區長(1936-1947)

第二任 黃翼鏗 區長(1947-1959)

第三任 劉增營 邦曼查/區長 (1959-1979)

第四任 劉嘉舉 區長(1980迄今,1985榮任邦曼查)


圖14.張文晃 區長。照片來源:馬來西亞砂拉越州加帛省華族社會與文化委員會1989年度國慶籌備小組。


圖15.黃翼鑑 區長。照片來源:馬來西亞砂拉越州加帛省華族社會與文化委員會1989年度國慶籌備小組。


圖16.劉增營 邦曼查。照片來源:馬來西亞砂拉越州加帛省華族社會與文化委員會1989年度國慶籌備小組。




福隆亭大伯公廟(Hock Leong Tieng)─見證華人百多年前抵達拉浪江中上游發展


     

         1880年,拉者查理士布洛克(Rajah Charles Brooke)為了防禦伊班族人干擾居住在拉浪江上游處其他原住民的部落,興建了絲維雅堡(Fort Sylvia)後,漳泉地區的人們看到加帛在拉浪江中上游扮演著貿易轉驛站的重要腳色,便在這裡落地生根,光緒戊戌年(1898年)福隆亭大伯公廟(Hock Leong Tieng)隨之完工,成為加帛縣內華人的重要信仰中心。


根據《馬來西亞砂拉越州加帛省華族社會與文化委員會1989年度國慶籌備小組》資料記載,加帛省華人社團組織中的「泰山亭公會」,原名泰山亭,為廣福兩屬人之共同組織,成立於1951年7月20日,另設福隆亭小組,管理福隆亭大伯公廟。由此可見,福隆亭大伯公廟主要的信徒可區分為祖先來自於福建漳泉地區及廣東地區的華人。


         鮮黃底色的外牆上,寫上豔紅的「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廟埕外造型可愛的一對石獅子脖子上掛著紅色的緞帶裝飾,嘴裡塞著香。公石獅左腳踩著小圓球,母石獅右腳抱幼獅。廟門旁的彩繪「龍吟」、「虎嘯」、「福祿雙星」、「南極壽星」皆為劉福所繪,題字日期註名八三年九月廿七日。


         廟門的屋頂上裝飾著一個代表「福祿」及「守護平安」有著避邪驅魔功用的葫蘆;屋簷尾端的裝飾為一對龍首魚身的鰲魚,守護以原木構建的廟身遠離祝融。葫蘆下方的屋脊彩繪著8隻藍色的4腳長尾爬蟲類動物,Cemcem判斷可能是婆羅洲沼澤區或是潮濕荒地時常會出現的大蜥蜴,張貴興的小說裡常提及的大蜥蜴並不是那麼討喜且性格狡詐,設計在屋脊這應該有它的意涵在吧!


圖17.福隆亭大伯公廟(Hock Leong Tieng)門前有一對石獅子,廟的後方為加帛縣內唯一的華小加帛福南學校( SJK (C)  HOCK LAM)創建於1922年的加帛福南學校至今已有101年的歷史,顯示出華人及華文教育對於加帛鎮發展的影響。


圖18.屋脊上葫蘆裝飾下方的彩繪的藍色大蜥蜴裝飾很特別,屋脊尾端為龍頭魚身的鰲魚裝飾。


圖19.福隆亭大伯公廟(Hock Leong Tieng)門上畫的武門神秦叔寶尉遲恭,秦叔寶的面貌紅潤,有一雙丹鳳眼;尉遲恭則粗眉瞠目,面貌黝黑。


圖20.門神上方的門楣有一幅八仙過海的彩繪,繪圖者為劉福,題字日期註名八三年九月廿七日,此幅畫為善男黃公維及信女張玉英奉獻。


正殿的諸神、柱子與屋頂傳遞的訊息


         福隆亭大伯公廟(Hock Leong Tieng)的正殿屋頂及屋脊為懸山式設計,屋頂上方裝飾著雙龍搶珠祈福避邪,可以看到早期漳泉人士將當時的閩南地區廟宇建築文化帶到加帛繼續傳承的面貌。


       正殿的主神像為福德正神,左邊神像供奉著清水祖師、哪吒三太子、註生娘娘、左下方有尊拿督公;右邊神像祀奉著三元爺、觀音娘娘、輪轉王、右下方則是靈狗大將。


福德正神兩側的對聯為:「福?斯方赫濯聲靈鍾祥萬右;德沾此土馨香煙祀誠敬千 (火禾)。」立於光緒庚子年桂月吉旦(1900年的農曆八月),為信商弟子怡戌號與恆發號所奉獻。


正殿有一對華麗的彩繪四爪青龍柱,為信商子弟謙源號奉獻。天花板上有一對華麗的四爪金龍搶珠,再仔細往屋頂正中間看,屋樑上註明:「大清光緒戊戌年拾貳月??坡?????」證明了福隆亭大伯公廟(Hock Leong Tieng)的興建年代為1898年的12月,佐證了閩南地區的漳泉人士在加帛的開發史。根據網路新聞的報導,現任廟宇主席為加帛華人社區領袖的本曼查楊灶福先生。


圖21.福隆亭大伯公廟(Hock Leong Tieng)的正殿屋頂及屋脊為懸山式設計,屋頂上方裝飾著雙龍搶珠祈福避邪。廟的後方可見加帛福南學校的小學生在走廊上活動。


圖22.福隆亭大伯公廟(Hock Leong Tieng)正殿的主神像為福德正神。兩側的對聯為:「福?斯方赫濯聲靈鍾祥萬右;德沾此土馨香煙祀誠敬千 (火禾)。」立於光緒庚子年桂月吉旦(1900年的農曆八月),為信商弟子怡戌號與恆發號所奉獻。


圖23.右手拿金元寶的福德正神像前方有尊小樽的哪吒三太子像三元爺像


圖24.福德正神像左側供奉的清水祖師像。清水祖師據說原是北宋年間居住於福建安溪的一位陳姓高僧,因在洞穴中與鬼怪鬥法而被燻黑了臉。


圖25.註生娘娘為閩南、潮汕地區掌管生育的女神。


圖26.註生娘娘下方供奉的拿督公,小牌子上寫著:「聚寶堂;五方財寶?;中外貴人持。土能生白玉;地可出黃金。」牌子還有著「唐番」2字。


圖27.福德正神像右側供奉的觀音娘娘像


圖28.福德正神像右側供奉的輪轉王像,據說是掌管輪迴的神祉。


圖29.輪轉王下方供奉的靈狗大將


圖19.正殿天花板上彩繪的金色四爪雙龍搶珠


圖30.福隆亭大伯公廟(Hock Leong Tieng)正殿的屋頂上的樑柱紀錄了建廟年代:「大清光緒戊戌年拾貳月??坡?????」字體已被香燻得有點看不清楚,建議加帛的在地居民要做好相關的紀錄與文化保存,保護好見證加帛發展史的珍貴文化資產。


圖31.福德正神前方的香爐設置於辛酉年元旦(1981年),上方註名:「信士:詩巫坡(辜坤光、劉乃滸、陳貞男);、加帛坡(陳?輝、陳進威、陳啟明、陳建耀、鄭天從、許均杰、馬贊成、董文東、張榮發、李來金、李忠義、黃公貞、黃家欽、黃豫敏、孫鈿?、孫玉生、孫必耀、劉仕元、劉智通、吳白春、謝龍有、謝維欽、林國華、林國鐵、羅元炎、梁木新、張亞洲、楊錦財、俞詩金、)」。


圖32.福隆亭大伯公廟(Hock Leong Tieng)的天公爐以華麗的四爪金龍做裝飾。


福隆亭大伯公廟的慶典儀式


正月初四 接神,灶神下降

正月初六 清水祖師誕辰(乞龜儀式)

正月初九 天公生

正月十五 元宵節(乞龜儀式)

三月初八 三元爺誕辰

三月廿三 註生娘娘千秋

三月廿九 大伯公聖誕

四月十七 輪轉王誕辰

六月十九 觀世音菩薩誕,成道日

七月十五 中元節

七月卅 鬼門關

八月十五中秋節(乞龜鬧中秋)

十一月初八 哪吒三太子誕辰

十二月廿四 送灶神


歷史悠久的匾額


        很喜歡看廟內的匾額或碑文寫些什麼,這些文字裡總會透露許多有趣的訊息,例如:這裡的信徒來自哪裡、以哪些姓氏為大宗、當時的加帛有哪些商業行號?信徒對於眾神的心態及期許等等。福隆亭大伯公廟(Hock Leong Tieng)歷史最悠久的匾額應該是光緒已亥年(1899年)穀日(正月初八)吉誕的「威鎮中外」,由加帛公司的泉州籍信徒奉獻。


       

圖33.1899年農曆正月初八例的匾額:「威鎮中外。大清光緒已亥年穀日吉旦。加帛公司泉弟子仝立敬

圖34.1899年農曆10月立的匾額:「惠我黎民。光緒已亥年歲次孟冬吉旦。本坡弟子 協成號、協發號 仝致謝



圖35.1900年農曆二月立的匾額:「公其保我。光緒歲次庚子年春悅吉旦。海邑華美?信商弟子沈源泰喜敬。」海邑指當時的廣東海豐。

圖36.1900年農曆二月立的匾額:「惠我無疆。光緒歲次庚子年春月吉旦。沐恩弟子信商長盛號、長美號 仝敬。


圖37.1900年農曆二月立的匾額:「聖德厚恩。光緒歲次庚子年春月吉旦。潮郡木恩信商沈源泰、沈韶興、錦隆號 仝敬。」由匾額判斷,潮郡位於廣東的潮州,因此百多年前除了閩南的漳泉人士到加帛開墾以外,當時也開始有潮州人來到加帛生活。


圖38.1900年農曆八月立的匾額:「錫?純(古?)。光緒歲次庚子年桂月吉旦。本坡信商弟子源春號 敬奉。


圖39.1938年農曆11月立的匾額:「福隆亭:清水祖師。民國廿七年仲冬立。???盛謝。


 閩式廟宇建築藝術的精髓─雀替、樑架與員光

        

福隆亭大伯公廟(Hock Leong Tieng)的建材應該取自於拉浪江這裡的婆羅洲鐵木,所以時間過了一百多年,木構造的主體建築仍保存的非常良好,除了正殿屋頂的主樑被香夥燻黑,橫樑上的文字已被燻得難以判斷寫什麼外。


         屋頂下方的員光彩繪主題以早期的拉浪江畔生活樣貌為主,可以看到穿著短上衣、短褲、戴著帽子手拿釣竿及魚簍及在江畔放魚簍的捕魚人,或是拉浪江會出現的魚種。貔貅造型的員光雕刻非常精緻,擁有龍頭、一雙翅膀、獅身及虎爪,每隻貔貅的表情不太一樣。擁有龍頭、魚身、雙翼的鰲魚造型雀替雕刻得很精緻,早期閩南地區的華人喜歡在廟宇裝飾著鰲魚造型的雀替,祈求鰲魚能鎮住火災並為百姓帶來足以滋潤作物的雨量。


         「憨番扛厝角」造型的斗拱裝飾也是福隆亭大伯公廟(Hock Leong Tieng)的經典,這裡的「番」指的是當時殖民砂拉越的英國殖民者,可能是因當時的殖民者對於在加帛地區生活的華人並不太友善且常有苛求,在地華人對於英國殖民者有些怨懟,因而讓暗指英國殖民者的造型人偶做苦力扛屋樑。


圖40.這三幅員光上彩繪著早期在地人帶著魚簍釣魚的風貌以及拉浪江產的魚種。


圖41.這三幅員光彩繪著帶著魚簍在拉浪江畔補魚的人們及拉浪江上可見的魚種。


圖42.精雕細琢的貔貅造型雕刻,這裡的貔貅特徵為龍臉、獅子頭、虎牙、一雙鳳翅、虎腳,先人雕刻貔貅於廟宇上,祈求它招財、避邪、鎮宅的功效。


圖43.仔細端詳這幾隻貔貅的表情有些不一樣。


圖44.保留建廟初期彩繪色彩的龍頭魚身鰲魚雀替非常精緻,先人在木構造的廟裡裝飾鰲魚雀替是希望能鎮火災。


圖45.龍頭魚身造型的鰲魚雀替。


圖46.魚鰓畫的很美的鰲魚雀替。


圖47.「憨番扛厝角」造型的斗拱裝飾讓這位英國殖民者人偶扛著橫樑。


圖48.扛著橫樑的「憨番扛厝角」造型的斗拱裝飾呈現出早期英國殖民者的穿著樣貌。


圖49.歷史悠久的福隆亭大伯公廟(Hock Leong Tieng)是加帛地區華人的重要信仰中心。


開放時間


平日:AM7:00-PM9:00

農曆初一、十五:AM7:00-PM11:00


加帛福南學校/SJK (C)  HOCK LAM


         加帛福南學校( SJK (C)  HOCK LAM)位於福隆亭大伯公廟(Hock Leong Tieng)的後方,創校於1922年,據Cemcem現在寫作的2022年來看,這是間歷經101年歷史的老華校。根據2016年7月16日《詩華日報》的報導,提及加帛福南學校為加帛縣內的大型小學,也是加帛縣裡唯一的華小,全校學生人數有680人,華人學生佔27.07%、其他的組成為原住民籍的學生、馬來人學童、不同族群混血的學生。加帛縣因近年周邊道路的開拓,造就加帛鎮開始發展,學生人數正持續增加中。


        Cemcem用google發現到,中國的央視在拍攝一代一路系列的影片時,該團隊還特別地造訪加帛福南學校,並說明加帛鎮週邊有許多原住民家長將孩子送到這裡學華語,是因為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大型企業來到馬來西亞投資,希望自己的孩子學了華語後可以增加更多未來就業的機會。影片內容也介紹加帛福南學校使用漢語拼音教華語,老師為了要讓學生們更快地進入學習華語的狀況,還會加註馬來語的語意。這間小學的華語師資皆為馬來西亞政府所派任師範院校畢業的師資生,可見大馬政府對於拉浪江中上游重點城鎮的重視。


根據《馬來西亞砂拉越州加帛省華族社會與文化委員會1989年度國慶籌備小組》記載,1989年期間的福南小學校董會及加帛中華幼稚園校董會主要成員如下:


福南小學校董會(成立於1929年附:加帛福南小學1929年董事會】)


董事長:陳實隆

副董事長:孫福發

財政:蔡德昌

董事:張文?

董事:張?明


1989年董事會


董事長:天猛公蔡醒民

董事:劉加?、林基蓮、陳鐵輝、黃良?、陳德金、

           黃孫聰、楊灶福、嚴品?、劉仕源、李來盛


加帛中華幼稚園校董會(成立於1959年附:加帛中華幼稚園】)


1959年第一任董事長為張朝明


1975年建校委員會


主席:孫振裕

副主席:吳俊林


監學:蔡醒民


文書:張天德


財政:林國華


總務:楊桐章



圖50.翻修後的加帛福南學校( SJK (C)  HOCK LAM)位於福隆亭大伯公廟(Hock Leong Tieng)的後方,畫面中有一群人正在前往的左邊搭棚處即為Teresang市場(Pasar Teresang)。




      




圖51.位於加帛鎮上肯德基所在的JALAN TEO CHOW BENG這條路上,有棟鮮黃色外牆的四層樓加蓋的公寓即為《加帛漳泉公會 PERSATUAN CHIANG CHUAN KAPIT 》,旁邊還有豪華電器傢俬貿易中心(HOOVER ELECTRIC FURNITURE TRADING CENTRE)。


圖52.加帛鎮上一整排由華人經營的店屋,由左到右分別是陳源福大廈(WISMA TAN GUAN HOCK)、陳源福父子私人有限公司(TAN GUAN HOCK & SONS REALTY SDN. BHD)、林氏企業、聯興發酒店(KAPIT RIVER VIEW INN)、七彩魚王、陳寶貴(TAN POH GHEE)、詹朝琳大廈等等。


圖53.加帛鎮上的茶餐室:客來滿餐室(FULL HOUSE CAFE)及源成發(KEDAI KOPI CHABO)。


拉浪江中上游的農特產集散地─Teresang市場(Pasar Teresang)


         福隆亭大伯公廟(Hock Leong Tieng)右邊的Teresang市場(Pasar Teresang)位於Jalan Penghulu Gerinan上,是拉浪江中上游重要的農特產集散地,營業時間為上午5:30~傍晚6:00。 每日在拉浪江畔卸下的貨物大部分會運送到Teresang市場販售,附近的原住民也會到這裡賣炸物、包子、自家種的農特產、山上獵來的或河裡捕到的山珍海味,及他們自己DIY或是和長屋居民們批來的手工藝品。


         Teresang市場內也像馬來西亞的其他傳統市場般,有做簡單的蔬果區、河鮮及海鮮區、豬肉區、其他肉品區、服飾區、美食區,最特別的是還有在角落擺著的山珍河味區。Cemcem這次到訪Teresang市場本想要買幾套伊班族或Orang Ulu的傳統樣式服飾及手工藝品,但不知是否今天周二傳統服飾攤沒營業?手工藝品方面有眼緣的太貴,沒眼緣的Cemcem也下不了手,只得作罷。


       Teresang市場的周邊偶爾會停幾輛白色的小巴,若要從加帛前往周邊公路可抵達的長屋,可以詢問這些小巴司機,不過Cemcem還未找到這些小巴可以載客前往哪兒及收費多少等資訊,若有在地人知道,希望可以和大家分享。


圖54.靠近福隆亭大伯公廟(Hock Leong Tieng)右邊的Teresang市場(Pasar Teresang)暗巷擺攤的山產區。


圖55.正準備出售的Kampung雞(住在加帛鎮周邊長屋的原住民養的雞)。


圖56.Teresang市場小販賣的小番茄(1kg/RM10)、菜豆(1kg/RM12)、生薑、長豆、鳳梨、榴槤。


圖57.在Teresang市場擺攤的原住民媽媽,桌上擺著紅毛丹(RM1/1串)、竹筍、不知道什麼樹的葉子、波蘿蜜。


圖58.紅毛丹RM1/1串、波蘿蜜RM5~RM6/1顆、不知道名字的水果RM2/1串。


圖59.販售班蘭葉包米食小點心的原住民媽媽。


圖60.Teresang市場有多個原住民的攤位販售著加帛在地的傳統食材及調味料。


圖61.臭豆RM5/1斤及不知名字的瓜。


圖62.加帛在地的特色食材。


圖63.販售加央族傳統服飾的加央族媽媽。

圖64.靠近福隆亭大伯公廟的山珍河味悄悄地在暗巷販售著。


圖65.在Teresang市場豬肉也得在偏僻的角落販售。


圖66.Teresang市場販售的山產。


熱鬧的肯亞蘭市集        


         相較於昨天傍晚抵達肯亞蘭市集的冷清,上午這裡可是人生鼎沸,多張大圓紅桌上坐著喝咖啡、吃早餐聊天的人們。肯亞蘭市集的餐點價格非常親民,Cemcem買了豆沙包、椰子包、綠豆包各一個(共RM3.2)、三色奶茶1杯(RM3)、以及許多人推薦的ruti canai goreng(用牛油炸過的自製長條形手工麵包,每份RM4)當早餐。


圖67.肉包(PAU BABI/RM2)、菜包(PAU SAYUR/RM1.2)、燒賣(SIO BI/RM1.2)、香腸包(PAU HOTDOG/RM1)、花生包(PAU KACANG/RM1.2)、椰包(PAU KELAPA/RM1)、牛油包(PAU MARGERIN/RM1)、豆沙包(PAU KACANG/RM1.2)。


圖68.這間店的LAKSA 份/RM5、哥羅麵(Mee Goreng)份/RM4,價位非常親民。


圖69.上午非常熱鬧的肯亞蘭市集。

圖70.X.O茶室/X.O CAFEE,這間店的老闆是華人,他們有販售啦讓汽水廠有限公司(Rajang Living water Sdn.Bhd)製作的飲料,下次有機會再試試。


         早上8:30左右,前往拉浪江上游船隻的碼頭上方鐵棚才開始有船公司擺桌賣往巫拉甲(BELAGA)船票,木製方桌上擺個牌子寫KAPIT→BELAGA,旁邊還有個自製的紙作時鐘指著10:30。Cemcem猜想可能有太多外國人常來這裡買往巫拉甲的船票,但因售票員和旅客間的語言溝通上有點障礙,於是擺個時間指示清楚的時鐘解決雙方語言溝通上的困擾。從加帛搭船坐到巫拉甲大概還需要六個多小時左右,為了有個舒適的搭船體驗享受冷氣及較寬敞的坐椅,狠下心買張頭等艙票/RM65。離搭船時間還有2個鐘頭,帶著早餐回協昌旅社邊吹冷氣邊享用。


圖71.船公司8:30左右才開始賣往巫拉甲的傳票,木製方桌上擺個牌子寫KAPIT→BELAGA,還有個小時鐘指著10:30即為搭船時間。


圖72.從加帛往巫拉甲的頭等艙船票每張RM65。

圖73.外帶的ruti canai goreng。


圖74.協昌旅社的窗外一景,對面公寓的房間陽台旁竟然有架梯子。有幾戶人家曬衣服沒用衣架,直接批在欄杆上或架好的鐵線上。


圖75.這樣的冷氣套房1晚含稅RM75 ,Cemcem認為還不錯。


圖76.套房內的衛浴設備。

























參考資料來源:


書籍:


Paul Harding,Brett Atkinson,Anna Kaminki 2019 Borneo,Lonely Planet Global Limited,Singapore.


網站:


The Legends of Pelagus Rapids, Kapit

https://kajomag.com/the-legends-of-pelagus-rapids-kapit/


詩華日報

2016.07.16 〈拍摄华小古堡 央视节目访加帛〉

https://news.seehua.com/?p=188590


Blog:詩巫漳泉公會Sibu Chiang Chuan Association

http://sibuchiangchuan.blogspot.com/2010/05/chiang-chuan-garden.html


全國宗教資訊網

https://religion.moi.gov.tw/


[远方的家]一带一路(73)马来西亚 走进福南小学


https://tv.cctv.com/2016/12/13/VIDEYjyqRVo9q9BfiYVs4Y7u161213.shtml


Facebook:


加帛福隆亭大伯公庙

https://www.facebook.com/JiaBoFuLongTingDaBoGongMiao/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指教、交流、經驗分享^^

留言板(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