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ke

2019年2月17日 星期日

砂勞越州Sarawak【Miri】:尼亞洞─尼亞考古博物館

砂勞越州Sarawak【Miri】:尼亞洞─尼亞考古博物館



【一個女生自助馬來西亞26天25夜】  2016/10/11(二) Day08(之二)



         沒想到尼亞洞遊記(之二)拖了一年才完成,但還是覺得該維持繼續寫作的習慣,分享自己
想寫且有興趣的馬來西亞記行,也是為了再度深入地認識所經過的土地。


        思緒再次回到2016年的10月11日(二)這天,上午10:40左右Cemcem搭乘的白牌車司機馬來人
阿伯幫Cemcme在國家公園售票處買了張外國人每張RM20的尼亞洞國家公園門票後離去,
Cemcem也將展開這天尼亞洞的探險旅程。但要注意,尼亞的開放參觀時間為上午8:00AM到
下午15:00PM(2019年更新為08:15AM~15:00PM)。經過售票處附近的小木屋及宿舍區不久,會看
到個小型的渡船頭,旅客得從這裡搭船到對岸,跟隨國家公園規劃好的步道路線前往尼亞洞。


圖一、從美里市區到尼亞洞(手繪及電繪:Cemcem)。


10:42搭船到對岸(7:30AM~17:30PM船票RM1/人17:30PM~19:30PM船票RM1.5/人
若可能17:30PM才能搭上船,請記得先告知船夫協助接駁),搭船時間約2分鐘,船上
除了我以外還有另一對情侶,男生是住在美市區的華人,女生可能是馬來人或者是其他族群
的原住民,但是她沒有戴把整個頭髮都包起來的頭巾。有時候偶然的相遇,也會開啟不一樣
的機緣,後續再述。


圖二、尼亞洞國家公園的售票處。
圖三、尼亞洞國家公園小木屋的外圍。
網站:https://www.sarawakforestry.com/parks-and-reserves/niah-national-park/
電話:(+6) 085- 737450/737454         


       尼亞洞在1974年11月23日開始成為國家公園,到訪尼亞洞之前,如果可以先簡單地瞭解尼
亞洞的地質特色、為什麼尼亞洞是東馬砂拉越州重要的考古遺址重鎮、早期砂拉越州重要的燕
窩產地、多元族群本南族(Penan)、汶萊人、華人、Segan族、伊班族在尼亞洞的歷史互動脈絡,
以及關於尼亞洞的傳說,那麼尼亞洞之行會更加的有意義。


尼亞洞的地質


       尼亞國家公園位於砂拉越州北部美里省美里市區西南方的蘇比士山(Gunung Subis,
H394M)丘陵地帶洞穴群境內,面積約3,140公頃(大概是1/3的臺灣臺東市面積),距離西側的南
中國海約16公里,從尼亞石山鎮(嶺坡/Batu Niah)搭車到尼亞洞約10公里的路程。


位於蘇比士山石灰岩山脈內


       蘇比士山(Gunung Subis)是一座石灰岩山脈,周邊的生態樣貌是一處沼澤森林,有如一個
巨大擁有多孔隙的海綿,遍布著大小不一的石灰岩洞穴。尼亞洞穴群中最大的洞穴「偉大的洞」
占地約10.5公頃,它的「西口」(也就是發現到舊石器時代的尼亞人頭骨位置所在地)高度約61公
尺(臺東的鯉魚山高度有75公尺,可以想像尼亞洞的西口有多大了吧!),寬度約243公尺。


       根據在地居民的經驗分享,以前若要從美里市前往尼亞洞,必需先到美里市的港口搭船出
海,再轉入尼亞河流域(Sungai Niah)抵達尼亞石山鎮(Batu Niah)乘小舟前往Pengkalan Lobang
村,從那裏開始徒步至尼亞洞。後來美里到民督魯的公路開通了,搭車前往尼亞洞比早期的搭
船方式方便許多。


圖四、從尼亞國家公園售票處附近搭乘小船到對岸的尼亞洞步道口。
圖五、尼亞洞穴群隱身於熱帶雨林高聳的參天巨木中。


尼亞人從尼亞洞走跳東南亞


       三千萬年前左右,尼亞洞的石灰岩塊逐漸形成;但尼亞洞的出現是在一百萬年前地層抬升
後,泥炭沼澤地、茂密的雨林、將許多的石灰岩洞隱身於範圍廣大的石灰岩地層中。


       在晚更新世紀(126,000年(±5000年)至10,000年前)及全新世時期(12,000~10,000年前開始)
尼亞洞仍是巽他古陸的一部分,當時尼亞人可以從尼亞洞步行前往現今的蘇門答臘、馬來半
島,以及現今已成為東南亞海島的各地,當時的尼亞洞氣候比現在還要涼爽。大約在12,000年
前左右,全球溫度開始暖化,極地冰河逐漸融化,以至於海平面上升,也使得婆羅洲的降雨量
大增。東南亞地區的地理輪廓、動植物狀態慢慢地呈現出當代我們所看到的樣貌。


圖六、過去的尼亞洞地區曾是巽他古陸的一部份。


尼亞洞的考古


       尼亞洞曾出土舊石器時代至新石器時代的文物,例如:以石頭敲擊或者是磨製的棍棒狀石
物體、石斧、石杵、燧石刀片,以石器製品為例,在當代的馬來西亞許多家庭裡仍可常見,
例如:研磨香料的石杵或者是石臼。


西口的舊石器時代尼亞人


       1855年時,阿爾佛雷德‧羅素‧華萊士(Alfred Russel Wallace)曾探訪尼亞洞,當時還寫信告知
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尼亞洞似乎有潛力可以發掘史前人類文化遺址,因而英國考古
學家在1869年至1870年間開始挖掘尼亞洞,但沒有任何的收獲。直到1954年,砂拉越博物院的
院長湯姆‧哈里森(Tom Harrisson)率領考古團隊至尼亞洞進行有系統的考古,花了三年多的時間,
在1957年時終於在「偉大的洞」的「西口」發現約40,000年前的智人「尼亞人」頭蓋骨(根據劍
橋大學考古團隊的判斷,年代約42,000年前),尼亞人的體質近似澳洲塔斯馬尼亞州(Tasmanian)
的年輕女性原住民。


圖八、尼亞洞考古。(圖片來源:慕倫 1963年06出版的「砂勞越簡史」。古晉:  婆羅洲文化
版局)


2018年發現全馬最古老的人骨


       2018年澳洲新南威爾士大學和砂拉越博物館合作的考古團隊,在尼亞洞的貿易洞發現到
5萬5千年前的頭蓋骨,晉身為全馬來西亞最古老的現代人骨骸,劃下砂拉越人類發展史上嶄新
的一頁。


尼亞人的陶器與墓葬


       早期的尼亞洞居民也會使用陶土製作陶藝器具,新石器時代的陶器富含裝飾藝術。學者們
認為,當時尼亞人所使用的雙管壺可能用於葬禮儀式,這種裝飾華麗的一次性陶器通常在喪葬
使用,結構上也不如女性家用的罐子般耐用。許多的罈甕也以彩色黏土做裝飾,乾燥後用火
烘烤,之後還發現可以將熾熱的容器扔進米糠中,增加陶器的防水效果。學者們也藉由檢視尼
亞洞出土的陶罐底部所留存的燒焦食物殘渣以及米糠上的薄殼,瞭解石器時代的農業概況以及
當時人們的營養取得來源。


尼亞人的陪葬品


       尼亞洞也曾發現石器時代至數千、數百年前人類的墓地以及陪葬品,陪葬品中有許多的珠
、骨珠、墬子飾品、針等首飾,玻璃珠以及手鐲飾品的出土也驗證了中國及印度文化從西元
第八世紀開始進入婆羅洲。尼亞人過去曾用香蘭葉編織成蓆子包裹著屍體,並以編制的蓆子、
籃子作為陪葬品,雖然當今許多的植物製品纖維早已因時間因素而分解,但當時的陪葬品卻也
深刻的烙印於尼亞洞的黏土層約兩千年以上了。


尼亞洞的動物化石發現


       尼亞洞過去曾出土大型哺乳類動物的化石,例如:老虎、馬來貘、爪哇犀牛、大象等動物,
並挖掘出已絕種的巨鴿化石,以及只能在山區才能看到的小毛蝟、鼬獾等哺乳類動物化石,可
早期氣候尚未暖化的巽他古陸年代裡,婆羅洲的尼亞洞地區也是哺乳類動物生存的樂土。


圖九、尼亞洞的考古現場。


長屋變成石頭的Punan族傳說


       Punan族有個和尼亞洞有關的傳說,在很久以前,位於尼亞河畔的蘇比士山(Gunung Subis)
是一座非常雄偉且豪華的長屋,這裡的居民富有且自大,在戰場上從未嘗過敗仗,但這裡的居民
後來傷害一位同住長屋裡的弱勢老太太的心,引起她強大的怨念,這裡的人們在怨念的詛咒下變
成了石頭。


       故事緣起是這樣的,有一天長屋裡的居民人認為該繼續擴建長屋了,居民挖了很深的柱洞,
希望長屋可以變得更強大,於是抓了住在長屋尾端一位非常窮苦的老太太的年輕孫兒來獻祭。居
民把男孩丟到柱洞裡後,接著用將成為長屋主要建築支柱的巨大圓木敲擊他,並立起了支柱繼
擴建長屋,男孩就這樣被犧牲了。到了傍晚,老太太一直沒等到孫兒回家吃飯,她四處去找
孫兒,但沒有鄰居敢告訴她真相。突然間,老太太看到將擴建長屋而立的木柱,她明白自己的
孫子已遭不測,一股強大的怨念壟罩她的心,詛咒長屋的人全部死掉。


       老太太將貓如裙子般地圍在她的身上,把掛上鈴鐺的腰帶繫在腰間,開始撬起了銅鑼。長屋
的居民聽到歡樂的銅鑼敲擊聲,非常擔心的偷看老太太的房間,此時圍在老太太身上的貓正試圖
努力地擺脫她,偷窺的居民見狀紛紛大笑起來,掩蓋了突然興起的風聲、打雷聲。瞬間,天空一
片昏暗,冰雹直落在長屋的屋頂,居民害怕的尖叫、想要逃跑,不過長屋卻開始震動,木材不斷
地呻吟,接著長屋的一切都變成了石頭。


       唯一沒變成石頭的,是老太太家門前一個古老的罈甕,老太太帶著這個罈甕到民督魯拜訪
一位身為巫師的兄弟,之後她的這位兄弟帶著老太太一同乘著風,重回尼亞洞。


圖十一、從「偉大的洞」的西口眺望對岸的石灰岩山壁,筆直的山壁稜線就像Punan族傳說中
大豪華的長屋外觀。。


尼亞洞的多元族群與所有權


註:這個段落的文章內容,大部分整理自Cemcem的老闆過去所做的研究(請參閱:2009蔣斌
燕之涎與筵宴之鮮:砂勞越的燕窩生產與社會關係。刊於蒲慕洲主編,飲食傳播與文化交流。
北: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P403~415。),還是有很多東西得消化,讓Cemcem要繼續完成
有點內容可看性的遊記還真的是一個頭兩個大,但要克服的恐懼還是要面對,因為一直卡關也
於事無補…


       根據文獻資料,最早在尼亞洞周邊活動的原住民族是普落班族(Preban),在洪水摧毀他們
家園後,曾遷往他處,之後住在Suai地區的普落班族(Preban)也遷到了尼亞洞附近,並且和
Segan族、Bakong人、汶萊人、華人共同組成一個名為馬龍(Manong)的村莊。現在已很難辨別
誰是普落班族(Preban),大家較熟悉的尼亞地區早期原住民為聚居於Kuala Tangap的普南族
(Punan)但當代的普南族人(Punan)已散居於鄰近村落或是美里市區、民督魯市區謀生,且普遍
受到馬來人的信仰、宗教、生活模式所同化。


尼亞洞的燕窩管理與所有權


1882年 尼亞地區開始成為砂拉越的領土。


1901年 砂拉越的拉者查理士部落克(Charles Brooke,1829 - 1917)宣布,森林資源需要儘量保
,關注燕窩採集狀態,由可信任的人管理。


1905年  民政官道格拉斯(R.S. Douglas)發出公告說明尼亞、峇南以及Suai這三個地區產燕窩的岩
已全數登記「岩洞的所有權」(owners of the cave or caves in question),後續若簽訂已登記
產燕窩的岩洞商業資料時,所有權人需提出已登記的驗證資料。若未提出所有權資料而簽訂契
約,當事人應自行承擔發生糾紛而產生的責任及後果。這個規定也承認了各族群在習慣法上所
認定的個人所有權,岩洞所有權依照習慣法的認定是可被繼承的。


1940年 砂拉越政府發布了一項常被認定為「燕窩條例」(Birds Nests Ordinance)的全國性條例,其
一條說明原住民為燕窩採收權的所有人;另一條則規定燕窩採收及販售等相關規定的主管為
拉越博物館的館長。自此之後,砂拉越博物館為管理燕窩的主管機關,訂定相關規範,核發
窩採收許可證。


1990年 訂定「野生物保護條例」(Wildlife Protection Ordinance),砂拉越博物館採收燕窩及燕窩
交易許可的核發權限移轉至森林部(The Forest Department)


       關於尼亞洞內的土地所有權歸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砂拉越政府曾要求尼亞洞內
的各原住民籍所有人需要根據從前的「燕窩條款」登記土地。不過當有些普南族(Punan)家庭申
請登記時,卻被當時的砂拉越博物館館長湯姆·哈里森(Tom Harrisson)拒絕,因為他認為這群人為
馬來人而非尼亞洞地區在地的原住民,直到這群普南族(Punan)家庭提供有利的普南族系譜當作
證據,證明自己是貨真價實的普南族(Punan)後裔,才取得尼亞洞內的土地所有權。


        Cemcem的老闆1999年尾在尼亞地區進行田野調查時,發現到已有許多華商向在地普南族地
主承租產燕窩岩洞的所有權,依岩洞所有權區域的大小以及燕窩產量多寡有不同的承租價碼。
華商再雇用伊班族人、普南族人、馬來人等不同族群的居民從事燕窩採收的工作。砂拉越燕窩
市場主要由華商操縱甚至壟斷國內外銷售的通路,但具有燕窩岩洞所有權的普南族人(或已自稱
為馬來人)仍掌控著執行Semah儀式的權利,祈求取得豐碩的燕窩產量,並保護燕窩採集者的安
全。


圖十二、正要回家休息的燕窩採集者。


尼亞洞的燕窩


       砂拉越有爪哇金絲燕(Aerodramus fuciphagus)、大金絲燕(Aerodramus maximus)苔巢金絲燕
(Aerodramus salangana)、白腹金絲燕 (Collocalia esculenta)、瀑布雨燕 (Hydrochous gigas)等五種
金絲雀,這幾種燕子在1988年時皆受到野生動物保護法條的保護。這五種燕子中,較具商業價
值的是爪哇金絲燕、大金絲燕及白腹金絲燕所築的燕窩,大金絲燕的燕窩可以入藥最具食用價
值。


      砂拉越主要的燕窩產地有三處,分別在南砂的石隆門(Bau)、北砂的尼亞石山鎮的尼亞岩洞
(Batu Niah)以及峇南河流域,其中尼亞岩洞(Batu Niah)主要以黑燕窩(苔巢金絲燕的燕窩)及黃
燕窩(大金絲燕的燕窩)為主,但黑燕窩的價值較低。尼亞洞穴群中,「偉大的洞」在1931年時
曾是砂拉越最大的金絲燕燕窩產地,佔整個砂洲的70%以上,當時年平均可產18,500公斤以上
的燕窩。但在過去燕窩盛產的年代裡,許多人相信尼亞洞每個季節都要品嘗鮮血,每當有人在
尼亞洞內死亡或受重傷時,其他的燕窩採集者就會覺得如釋重負。


燕窩的食療效用


        燕窩據說是雨燕科金絲燕屬的燕子在吞食海水中小魚、藻類等小生物後所吐出的膠狀物,
或者是他們為了築巢而吐出的唾液所凝結成的小窩。華人普遍認為燕窩富含蛋白質、礦物質、
人體需要的氨基酸,《本草綱目拾遺》曾記載「味甘淡平,大養肺陰,化痰止嗽,補而能清,
為調理虛損勞瘵之聖藥」,因此自古以來受華人視為珍貴的食療藥材。


尼亞洞的燕窩採集軼聞


最先發現產燕窩洞穴的本南人


        據說最先發現蘇比士洞穴(Subis Cave)的是一位名為Nyerulang的本南族人,某天他帶著吹箭
桶沿著蘇比士溪狩獵時發現到這個洞穴,Nyerulang進入洞穴後採摘這裡的燕窩帶回家。來自汶
萊的華商Moh Khim看到Nyerulang採摘的燕窩後,告訴他這是可以賣錢的食物,不久有許多的汶
萊、民督魯的商人耳聞到蘇比士洞穴(Subis Cave)產燕窩的消息,紛紛到訪這裡進行燕窩買賣交
易。


和汶萊進行燕窩交易的開始


       也曾傳聞過去有一群人住在尼亞洞西南方的Suai,當時Suai的領導者是Dudop,後來Suai這
個地方遍布著糞便族人紛紛離去,離去的族人在外遭受疾病的困擾又再度回到Suai。不久Suai發
生了居民腹瀉方面的流行病,居民有的遷往鄰近的森林定居,有的遷到尼亞洞居住,遷到尼亞
洞的居民也多位在洞穴裡面往生了,Dudop也死於這次的腹瀉流行病事件,Suai的領導者改由
Dudop的兒子Murai繼位。


       Murai為了控制居民的疫情,帶著居民遷居到Pelalid,居民在此安居樂業千年後,有天來自
汶萊的長官詢問在地居民是否和購買汶萊的食物?Murai同意汶萊政府將食物運到Pelalid讓當地
居民購買,當時Pelalid的居民沒有使用貨幣,於是用燕窩、藤條等山產和汶萊政府官員進行物
物交換。


和中國的燕窩交易年代


       芭芭拉哈里森(Barbara Harrisson)是前砂拉越博物館館長湯姆·哈里森(Tom Harrisson)的妻子,
她在尼亞洞協助考古調查工作時,曾發現在地伊班族人稱之為Julok的刮燕窩用的小鐵鏟以及中
國唐宋時期的陶瓷器,中國和砂拉越的燕窩貿易可能從唐朝時期就開始了。


燕窩採集工作


   尼亞洞的燕窩採集主要集中在「偉大的洞」,燕窩主要採集的季節以每年農曆的正月至三月
以及八月到十二月這段期間為主。「偉大的洞」的洞高可達60公尺以上,洞頂有多根以婆羅洲
鐵木搭建垂吊於半空中的支架(tiang),或是從地面立起的竹製欄杆(tiang),懸掛於洞頂的支架間
再以婆羅洲鐵木搭起相連的橫桿,讓技術高操的燕窩採集者爬上支架後方便於洞頂岩壁活動以
刮採燕窩。洞頂間橫桿的連結方式不用鐵釘及繩子,而是在橫桿彼此連結處鑽洞,用婆羅洲鐵
木製作的長木釘榫接起來。


   燕窩採集工作至少需兩人為一個團隊,負責攀登支架刮採燕窩的人稱為tukang julok,
tukang pungut則是指撿拾從洞頂刮落燕窩的人。


圖十三、燕窩採集者刮取燕窩時,得攀爬懸掛於岩壁頂端的支柱及橫桿。


防治燕窩盜採


        蔣斌(2009)的文章指出,在他的田野調查期間,仍可察覺尼亞洞燕窩盜採的問題,這是因為
尼亞洞的交通日趨便利且地形開放,岩洞範圍寬廣,據說1988年至1990年期間這裡採收的燕窩
每公斤售價約RM1000,且每次可採收約40公斤左右的燕窩,這樣的利潤很容易引起覬覦。採燕
窩洞穴的土地所有權者普南人已散居各地,很少會參與燕窩守衛的工作,承租所有權的華商於
是聘僱伊班族、馬來人、或是來自印尼蘇拉威西的非法外勞Bugis人巡守燕窩,1999年代末期層
出不窮的監守自盜的案例和盜採燕窩一樣的頻繁。


食用燕窩的共同管理計畫


       2001年期間,尼亞國家公園提出「食用燕窩的共同管理計畫」,希望經由在地社區的參與
促成金絲燕的保護並也增加燕窩的產量,達到燕窩採集及金絲燕保護的生態平衡,這樣才能讓
可食用燕窩的採集工作得以永續經營。因此每當金絲燕的繁殖季節到來時,尼亞洞禁止燕窩採
集活動四個月。


鳥糞及蝙蝠糞的採集


        燕子及蝙蝠的糞便是很好的肥料,常有在地人會到尼亞洞蒐集糞便,但若有帶午餐前往,
最好別帶含有像belachan蝦醬般強烈味道的餐點。


圖十四、尼亞洞內的鳥糞及蝙蝠糞都是很好的天然肥料。


尼亞考古博物館


10:50下了船上岸後,很幸運的看到正在嘎嘎叫的冠斑犀鳥,現在到砂拉越可以看見野生的犀鳥
是值得慶幸的事,因為砂拉越的犀鳥早就不如以往隨處可見。


        匆匆一瞥犀鳥盧山真面目後不久,印入眼簾的建築即為尼亞考古學博物館
(Niah Archaeology Museum),這間小型博物館興建於1998年,位於Pangkalan Lobang村的
範圍內。博物館展示許多尼亞洞考古所挖掘出來的文物,例如:新石器時代的三色陶容器、雙
耳壺陶器、磨製後的貝殼及骨頭製品、幾千年前的單色系琉璃珠手環、項鍊、幾百年前來自中
國的錢幣、瓷碗、瓷盤等等。並也呈現4000多年前尼亞洞地區周邊的農耕文化的發展,以及周
邊的本南族、伊班族文物。


        建議大家花個半小時以上的時間逛逛這間小博物館,看看尼亞洞過去考古所出土的
文物,認識尼亞洞與不同族群互動下的歷史脈絡,再繼續依循尼亞國家公園的步道探訪各洞穴
,可以很深刻的感受到隱匿在綠意盎然雨林裡的石灰岩洞穴,竟有非常精采的族群交流以及歷
史發展過程,尤其從華商知道這裡產燕窩的開始。


11:30從尼亞考古學博物館出發,從這裡到貿易洞(Trader Cave)約2.8KM,遇到往張長屋的叉
路時,看到兩位伊班族婦女正兜售著手工藝品、冷飲,在這裡花了RM8買水及海馬吊飾。快抵
達前往貿易洞的上坡階梯時,會經過鐵柵門,也許這個柵門會按開放時間開關。



圖十五、尼亞考古博物館。休館期間:週一、公眾假期的第一天、馬來西亞國慶日電話:
085-438516。開館時間:週一至週五(9.00am~4.45pm)、週六及周日、公眾假期(10.00am~
4.00pm)


參考資料來源:


1963慕倫 砂勞越簡史。古晉:婆羅洲文化出版局
1971 楊啟明 砂勞越與其人民。 婆羅洲文化局。東馬來西亞:砂勞越,古晉。
    P101。
2001 房漢佳 砂拉越巴南河流域發展史。馬來西亞砂拉越古晉:砂拉越聯合人民黨總部研究與資
料中心。
2007 馬來西亞世界自然基金會,閣林國際圖書有限公司。台北縣中和市。P107~P108。
2009蔣斌 岩燕之涎與筵宴之鮮:砂勞越的燕窩生產與社會關係。刊於蒲慕洲主編,飲食傳播與
文化交流。台北: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P403~415。
2011 瑪杜莎 誤闖叢林的校長─浪漫遊東馬。華成圖書股份出版有限公司 台北市。P87~P88。
2015 Heidi Munan Sarawak: Historical-landmarks Mucow Books Company,P135~P142.
尼亚洞发现最老细石器 . 6万5千年前有人住
东南亚岛屿热带雨林的觅食(狩猎采集)和耕作:5万年前婆罗洲岛尼亚洞穴的史前史
中国社会科学网(2017年12月20日 09:25 来源: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 作者:格雷姆·贝克)
2018 郭育安 馬來西亞燕窩的醉生夢死:都市裡的非典型畜牧業。
Neil Faulkner Niah Cave, Sarawak, Borneo.
Niah Archaeology Museum


       宣傳一下Cemem去年(2018.06)出版的《東西馬文化生態盛宴自助行》,如果大家想用平實
的價格來場馬來西亞文化生態旅行的自助饗宴,在這本書裡Cemcem詳實地分享靠一己之力實際
走訪馬來西亞的經驗,也希望讀者能夠節省網路上再度搜索交通資訊、住宿、關於在地文化生
態特色的時間。書籍可以從以下網站訂購:


博客來


誠品書店


金石堂


城邦閱讀花園(馬來西亞)


香港‧大書城(香港)


(未完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指教、交流、經驗分享^^

留言板(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