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蘭莪州Selangor【加影Kajang】:
初探錫米山&臺馬官氏首見會
【一個女生自助馬來西亞16天15夜】 2020/02/07(五) Day02
圖01.錫米山新村入口處的牌子。
錫米山因錫礦及橡膠而發展
據說,加影市的先住民來自於印尼蘇門答臘北部的孟達靈族(Mandailing,臺灣音譯為曼特寧族),
他們漂洋渡海越過馬六甲海峽,從巴生(Klang)上岸生活了一陣子後,
再沿著巴生河上溯冷岳河(呀吃河,Sungai Langat),1709年左右來到加影定居。
19世紀中葉,加影周邊發現了錫礦的礦脈,東南方的武來岸(Broga)已有英國人來此採礦,
惠州的華人受錫礦業的吸引,1851年開始在此定居。
嘉應(今:中國廣東省梅州市)的華人陳亞泉在1867年左右帶領400人來到
加影北方的呀吃十四里(Batu 14)的碳山(BukitArang)採礦。
加影南方的爐古(Reko)當時也是一處重要的錫礦開採區。
1870年左右,錫米山(Sungai Chua)及其東方的冷岳河(Sungai Langat)發現豐沛的錫礦礦脈,
吸引加影周邊的武來岸(Broga)、呀吃十四里(Batu 14)、爐古(Reko)等地的錫礦商、
華工來此開採,使得錫米山及周邊的冷岳河畔成為加影市區最早發展的區域,
冷岳河也成為了加影當時重要的交通管道。
位於巴生河出海口的瑞天咸港(Port Swettenham)完工於1901年,當時錫米山及
冷岳河周邊所開採的錫礦及橡膠,主要是藉由小船從冷岳河運送至巴生河直抵港口,
再從瑞天咸港出口至英國等歐洲國家。
19世紀的馬來西亞大量地栽種橡膠及開採錫礦,英芝肯尼園丘(Inch Kenneth Estate)
在加影開闢了馬來西亞第一座橡膠種植園區,並在1910年創立
加影橡膠園有限公司(Kajang Rubber Estates Limited),開採錫礦及栽種橡膠因此成為了
加影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期間最主要的產業。
最早期到錫米山經營錫礦開採的華商為來自於福建安溪的劉祖禁,接著還有
吳亞義、邱冠鴻、萬秀、以及來自於呀吃張昆靈。
加影市區有幾條路的名稱以這幾位先賢命名,例如位於錫米山新村內的
新村18路(昔稱:邱冠鴻路/Jalan Hew Kuan Hong)、
新村13路(昔稱:吳亞義路/Jalan Goh Ah Gee)、萬秀路(Jalan Wan Siew)。
圖02.這間錫米山新村內的木板屋應該是新村興建後所建的住家。
錫米山的錫礦業沒落
國際市場的經濟走向在20世紀初期影響錫米山錫礦業的興衰,1929年至1933年的
全球性經濟大蕭條使得馬來西亞的錫礦需求量銳減,造成錫礦價格暴跌。
1941年12月8日至1945年9月期間,日軍逐步地佔領馬來西亞,英國殖民政府往南方
撤退時將大部分的基礎建設、錫礦場、橡膠園毀壞,錫米山的錫礦產業因而大受波及。
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後,馬來西亞的錫礦產業逐漸回溫。1950年6月至1953年
7月韓戰爆發期間,因國際對於錫礦的需求而大幅提升錫礦價格提升,雖然當時的錫米山
居民正經歷著緊急狀態,被英國殖民政府強制集中於新村統一管理,但原本以橡膠栽種、
農耕、畜牧養殖、伐木為業的居民紛紛投入錫米山的錫礦開採業,
錫礦場的主要經營者有張昆靈(來自於呀吃)及陳大利等人。
1985年,國際錫市崩盤,錫米山的錫礦業再次沒落。錫米山新村附近的「芭爛」仍保留
一處約12公頃的錫礦湖,周邊已被加市議會整理為一處運動公園。
圖04.錫米山新村的山頂處眺望加影市區。
錫米山新村的緣起
日本人離去後,馬來西亞的共產黨興起,英國殖民政府為防範共產黨的滲透,使得馬來西亞
進入12年的緊急狀態(Malayan Emergency)。
英國殖民政府為了瞭解在地居民的問題,探討在地居民合法擁有土地及非法取得
土地的相關政策,於是在1948年底成立了《僻壤村民處置問題研究委員會》,
並於1949年發表《僻壤村民處置問題研究委員會報告》,提出需將目前無法控管的
墾耕者重新安置的建議。1949年5月,各州政府開始負責搬遷墾耕者等事宜,
馬華公會也在此時成立,協助墾耕者搬遷。
1950年,英軍指揮官陸軍中將畢禮斯爵士(Lieutenant-General Sir Rawdon Briggs)
制定了畢禮斯計劃(Briggs' Plan),英殖民政府開始在馬來西亞設置了480座新村。
在軍警及地方官員的協力下,強制將不易控管的墾耕者或是居住於森林邊緣的居民搬遷
至新村,出入口揭有荷槍實彈的軍警嚴格控管,遏止居民與馬來西亞共產黨員的接觸。
1951年,錫米山新村即是在這個時空背景下成立,新村的外圍是一道堅固的鐵絲網,
居住於新村內的居民若要外出工作,清晨5:30才能離開新村,18:00前一定要回到新村,
因為出入口關閉後居民便無法回家。食物及民生物資以配給的方式發放給在地居民。
當時錫米山新村(SungaiChua New Village)的居民來自於加蕉(Kachau)、
老港(Sg.Jelok)、書房背(Sungai Kantan)、武來岸(Broga)
及萬宜新鎮附近的亞依淡(Ayer Itam),總人口約4,191人,
是當時烏魯冷岳線的第二大新村。
錫米山新村的範圍可分為5區,第1區位於武吉安甲(Bukit Angkat)附近、
第2區位於錫米山華小周邊、第3區位於關東峇魯周邊、
第4區及第5區位於廢棄錫礦湖的周邊。
圖05.當代錫米山新村住家外觀。
漫步走到錫米山新村牌樓的第一條巷弄內,Cemcem西馬的雪蘭莪州及吉隆坡市
宗親的會所《加影雪隆官(上官)氏會所》(PERSATUAN KUAM SHANG KUAN)在那兒,
下午一點半左右還沒有人到,於是利用點時間逛逛會所周邊。
先沿著錫米山學校路(JALAN SEKOLAH)左邊的巷子散步,位於錫米山半山腰的
住家視野不錯,大部份的家戶為2層樓辦或3層樓的獨棟透天建築,還有自家的庭園草皮,
院子裡幾乎停了2輛以上的汽車,有的家戶門口旁還另設間小小的拿督公廟。
現代化的建築家戶間,還保留少數幾間早期戒嚴時期興建的木板屋,有的已人去樓空,
有的屋頂上另增鋅浪版的住家看起來富有時代感。
適逢華人農曆春節期間,整個新村的電線杆電線下方掛著一整排的大紅燈籠,
非常有華人年節的氛圍。
圖06.農曆春節期間錫米山新村電線桿的電線下方掛著一整排的大紅燈籠,讓整個新村充滿喜氣
洋洋的年味。
圖07.許多家戶門口旁設置著供奉拿督公等神祉的小神廟。
圖08.《鳳英裁縫》是棟以木板及鋅浪板搭建的住家,應該是錫米山新村戒嚴時期所蓋的房子。
大門旁的木板牆還設有讓空氣保持對流的通風口。
圖09.往淨廟佛教協會的路上會經過一處「錫米山新村8拾8辣湯小食店」,
辣湯據說是加影的在地特色美食之一。
錫米山頂上的淨妙佛教協會
大約在1898年左右,錫米山頂上開始有信徒供奉彌勒菩薩,當時的神龕位於
現今淨妙佛教協會的財和殿址處,在地人稱祂為《佛爺》,信徒在每年的
農曆十二月初八「佛陀成道日」這天會來到錫米山慶祝「佛爺誕」。
瘟疫曾於1945年期間在加影及錫米山擴散,當時村民曾抬著《佛爺》遊行祈求平安,
不久瘟疫退去,《佛爺》的信徒開始大增,並於1947年取得政府撥冗的錫米山頂土地。
1976年,小小的《佛爺》神龕在眾人集資下改建為一小間的《佛爺廟》。
淨妙佛教協會的創辦人為李善吉與劉秋燕夫妻,在1977年婚後於錫米山住家創立佛學班,
1978年將「正信佛教」帶入佛爺廟推廣,擴建廟宇,吸引不少的烏魯冷岳縣的信徒。
1999年,淨妙佛教協會在佛爺廟前興建一座牌樓,並且逐年擴建成至今的樣貌。
Cemcem完全沒想到淨妙佛教協會是一處非常大間的廟宇,還有個展示花燈的小公園,
只可惜這天廟宇大門深鎖未對外開放,只能在廟宇外牆晃一圈後繼續前往下個地點。
圖10.淨妙佛協會外的彌勒佛神像。
圖11.位於錫米山的佛山「淨妙佛教協會」外觀看起來非常的輝煌,
可以想像他們的信徒數量非常眾多。
圖12.從淨妙日常活動表中,可以看見《淨妙佛教協會》為在地推廣的理念及課程,
信徒們也可以藉由活動的參與培養對於「正信佛教」的正確信念。
圖13.《淨妙佛教協會》旁的小公園所展示的花燈(天長地久的地景設計物的後方)。
琉璃勝景導遊小冊
引自:净 妙 佛 教 协 会 PERTUBUHAN BUDHIS MANJU-SUDDHI
航拍 加影净妙 錫米山全景
引自:净 妙 佛 教 协 会 PERTUBUHAN BUDHIS MANJU-SUDDHI
錫米山學校
早期錫米山有樂育學校及中華學校。樂育學校為加華人影基督教衛理公會
於1905年在錫米山設置禮拜堂時開辦,以亞答葉搭建的禮拜堂的空間也就是學生上課的空間。
由教會信徒創辦的學校後來和在地居民理念上有所分歧,在地鄉紳便在錫米山的芭南(Palam)
設立中華學校。兩間學校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停辦,戰爭結束後復校,
直到錫米山於1951年成立新村,兩校合併並更名為培華學校,
英殖民政府於1952年提議更名為錫米山學校。
圖14.錫米山學校(S.R.J.K (C) SUNGAI CHUA)於1991年興建的校舍外觀。
錫米山學校校友會
錫米山學校校友會離錫米山學校不遠,是一棟2層樓高的粉橘色建築,
是一處聯繫從錫米山學校畢業的校友之重要場所。
閒晃錫米山一小段路後,Cemcem也發現到鎴米山新村的路標
以華語及馬來文並列的方式呈現,也許是因在地居民
以說福建話、客家話、廣東話的華人為主。
圖15.錫米山校友會位於新村十二路(JALAN 12)旁,校友會的建築位於錫米山的半山腰,
可以眺望加影市區景觀。
圖16.錫米山學校校友會(Persatuan Murid Murid Tua SRJK (C) Sungai Chua )的外觀。
熱情的小攤車老闆
慢慢晃回會所,附近空地廣場旁有個賣甘蔗汁的小攤車吸引Cemcem的注意,
老闆是位年近70的伯伯,聽Cemcem的口音不像在地人,
二話不說的免費招待Cemcem喝甘蔗汁。
伯伯說甘蔗是他在錫米山種的,由於自己是虔誠的佛教徒,
為了讓顧客享用天然健康的甘蔗汁,因此栽種的甘蔗不加農藥,
所有製成甘蔗汁的手續全靠自己一手打理,偶爾遇到錢帶不夠的顧客,
他還會半買半相送。伯伯認為人生短短幾十年,身體健康知足常樂就好,
他很喜歡這樣的擺攤生活,也可時常和錫米山的鄰居或來訪旅客聊天。
經由被熱情招待一杯半的甘蔗汁及短暫閒聊,
Cemcem感受到錫米山在地人的真誠熱情。
圖17.老伯伯擺的甘蔗汁攤車在這間魚頭米粉店的對面。
顧問團長輩首訪雪隆宗親
15:30左右回到雪隆官(上官)氏會所,幾位西馬宗親已在現場準備糕粿、
甜點及祭拜祖先的貢品,其中祭拜祖先的貢品有柳丁5顆、蘋果5顆、紅麵龜9個、
橘子3盤各5顆、烤雞肉1盤、烤鴨肉1盤、花生1盤、馬來式的糯米糕1盒、
馬來式的香蘭葉包糯米飯2盤、香蘭葉包甜點1盒、煎咖哩餃1盒,
這桌的貢品讓Cemcem見識到華人文化與在地馬來文化交融後的特色。
圖18.雪隆官(上官)氏會所祭拜祖先的貢品有柳丁5顆、蘋果5顆、紅麵龜9個、橘子3盤各5顆、
烤雞肉1盤、烤鴨肉1盤、花生1盤、馬來式的糯米糕1盒、馬來式的香蘭葉包糯米飯2盤、
香蘭葉包甜點1盒、煎咖哩餃1盒。
16:00左右,來自臺灣宗長們所搭乘的大巴準時到達錫米山新村,
此時此刻的Cemcem感到非常感動,過去Cemcem辦數場次工作上交流活動的經驗
竟然可以促成臺馬宗親相隔數百年後的交流,Cemcem最尊敬的三叔也有一同前來支持,
此時此刻覺得若阿公、阿嬤還健在一同前來,一定會覺得與有榮焉。
這群白髮蒼蒼平均70歲的宗親長輩團可說是克服萬難才有機會一起前來,
還有一位高齡90歲的官有沐叔叔及他的88歲牽手官劉劍齡嬸嬸也攜手到訪,
已退休的官有河醫師則是支持本團成員充滿信心前往的最重要強心劑,榮譽博士官有位叔叔、
國際企業家官有文叔叔、身為中油某區主管的官有波叔叔則是促成此行順利成行的靈魂人物。
由19位高齡長輩所組成的探訪馬來西亞宗親的交流團,
就這麼浩浩蕩蕩地在加影宗親的熱情招呼下,
首次和馬來西亞的家族宗親組織進行面對面的交流。
圖19.首次到訪雪隆官氏(上官)公會的宗親們。
西馬的宗親會宗長官添發AMN(曾獲得馬來西亞聯邦護國有功勳章的長輩,
Ahli Mangku Negara)在會所門口迎接臺灣的宗親到來,接著帶著大家上香祭拜先祖。
德忠擔任主祭,和先祖牌位說:
「歷代祖先新春好!我是第29代子孫官德忠,今日是庚子年正月農曆初十四日,
我謹代表雪隆上官氏官氏公會向祖先進香。」
帶著眾宗親三拜祖先後,接著說:
「在此,我們陽上子孫敬備了飯菜,祭拜列祖列宗慶春節,暢飲春茶豐美酒,
萬眾情意永相留,登高祭祖不能丟。
同插茱萸心?春,春節糕點情悠悠,敬賞春花詩悠悠,新春節思念留。
臺灣宗親歡聚一堂在春節,也在雪隆上官氏公會的會堂,祭祖上香心誠懇。
一祭祖掃煩惱心情好,二祭祖掃霉運好運來,三祭祖掃病痛身體棒。
拜請祖先保佑陽上子孫開枝散葉,鴻圖大展,得以光宗耀祖。
再盼幸福家家樂,無災無難事事順,風調雨順年年豐,美滿生活平平安。」
語畢,再次三拜祖先。
圖20.一同祭拜西馬先祖的雪隆宗親及臺灣宗親。
大家一同進入會所的會議室聚會,德忠:
「我們這裡的成員,年紀平均七十多歲,臺灣來的宗親有八十多歲、九十歲的,非常棒!
在這裡,我想說宗親們你們必須好好的照顧身體,尤其現在大家都知道中國傳了個病毒,
我們講的武漢病毒,搞得人心惶惶的。
原來我們有很多宗親要出席的,聽到這病情,都擔心都怕。
但是等會在酒家交流晚宴的時候,我們相信他們都會到來。
在這裡我也不多說,我希望在這裡坐著的每一個就盡量地打開心懷,
有什麼都可以拿來交流。
我認為天下官氏或天下上官氏是一家親,那今天坐在裡面的,我們都是一家人。
一家人每兩句話,該說的,不該說的,都可以說。
但是最後不要把這些話都藏在心裡面。」
西馬宗親們,接著奉上精美的中型盒裝雙子星塔模型,送給臺灣的宗長們作為紀念品。
圖21.臺灣高齡90歲的宗長官有沐贈送2本自己撰寫的官姓出版品贈與
雪隆官氏(上官氏)公會的會長官添發。
圖22.臺灣官姓顧問團副會長官有文贈送臺灣的特產茶葉給
雪隆官氏(上官氏)公會的會長官添發。
圖23.雪隆官氏(上官氏)公會的會長官添發贈送雙子星塔模型給
臺灣官姓顧問團會長官有位。
德忠逐一介紹到場的雪隆上官氏官氏宗親會裡面的主要成員,
有會長官添發AMN(準拿督,今年七十多歲)、副會長官德志、婦女會主席官友娣、
官達昌(官友娣的弟弟)、擔任總務的女性宗親、官天旺。
副會長官德志:
「我們雪隆上官氏公會的會員有兩個籍貫,一個為福建安溪,一個為廣東惠州,
婦女會主席官友娣為廣東惠州的客家人,會長官添發AMN為福建安溪的。
為什麼我們會所會見在這裡呢?
因為加影離吉隆坡約20公里,大部份加祖籍源自於安溪的宗親住在加影,
會所因此放在加影。不曉得來自於寶島臺灣的宗親您們的籍貫來自於哪裡?」
臺灣的官姓顧問團總幹事長官有波:
「我們謝謝理事長、副理事長、所有的幹部、寶眷、
還有臺灣官姓宗親顧問團所有的會長、副會長、團員、寶眷們,大家午安,大家好!
我們也是幾百年前,從大陸飄洋過海,過了黑水溝來到臺灣。
你們的祖先,也是幾百年前飄洋過海,來到了馬來西亞。
幾百年以後,我們臺灣的宗親,也能千里迢迢來到我們馬來西亞,
和我們雪隆宗親做一個交流,這實在是非常的難得。
當然我們臺灣官姓宗親顧問團的會長是官有位,
他是一個文學博士,有非常多的著作。
我們這團最長輩的宗親為官德南,今年81歲。
最年長的是我們的官有沐宗長,今年高齡90歲,他今年能夠過來非常不簡單,
他也一直很懷疑他能飛這麼遠來到這邊,經過我們所有宗親的鼓勵,
能與馬來西亞的宗親見面。他非常的期待!經過宗親的鼓勵,如願成行。
這裡面我們要特別感謝佳岫的聯繫,讓我們能和馬來西亞的宗親有所交流。」
官有位:
「我們成立顧問團兩年了,也是我們副會長積極的推動,
那我先把組織結構鋪好以後,我們馬上就成行。
過去我看過很多的資料,不管是關公也好、上官也好、我們官姓也好,其實都是一家人。
我們姓官的,有一個最好的特質就是忠貞、忠義的精神,從大家臉上看得非常清楚。
這是我第3次來到馬來西亞,第1次是20幾年前我們到馬六甲參觀荷蘭村,
我媽才70歲出頭頭。我今年也70歲了。
第2次是7年前到怡保市,我在那邊接受榮譽博士的頒贈,
那時候我們臺灣只有2位拿到文學博士,拿到學歷後我們的責任反而更重了。
我們去年、前年都有去中國廣東省梅州市,到我們的源頭尖石,
我們在那邊祭祖的人數有2000多人以上。
今天我們來,等於是來探親,看看自己家裡的人,
近距離看我們臉型都長得差不多,我們宗親交流是講情的地方。
我們今天七十歲以上來的有一大半,我們八十歲以上最少來了3個,
雖然有人身體不是很舒服,但還是來了。
我現在以最短的時間,介紹我們的顧問。
我們代表中華民國官姓顧問團,我們的副會長官有文董事長他要叫我堂哥,
他是非常有名的企業家、慈善家,我們前年去中國惠州梅州時每一個人都在找他。
像那位大學的副校長,我們是初中的同班同學,他要叫我叔公。
我們顧問團的總顧問是官有沐,他是高檢署的書記官退休,
他的年紀是我的父親輩,以輩分來講我們同輩。
我們今天來的輩分最高的為德字輩,官德南。
在場的馬來西亞宗親有一位官德志,我爸爸的名字為官德製,但我爸爸已去世20多年。
我們官姓顧問團的總幹事官有波非常熱心,他的夫人以前曾任立法委員的助理。
1971年從政治大學財稅研究所畢業的宗親,他晚我2個輩分,
他太太也在大學裡任職,他們的孩子也是大學裡的教授,
全家人經常到世界各國自助旅行,並持續尋找同樣姓官的宗親。
官有河先生,是我們下一屆新竹官姓宗親會的理事長,
他以前是一間醫院的院長,是一位醫生,他的孩子也在一間大學裡當副教授。
我的太太是一位退休的中學教師,是慈濟功德會的委員。
這位宗親以前在臺北看守所當組長,他的太太也一起來。
這位是我在老家時從小一起玩大的宗親,是一位臺灣某電信局的退休主管。
這位女英雄官秀娘是管2000多位村民的新竹芎林村村長,她有4個女兒。」
官有文副會長:
「我們馬來西亞雪隆官氏的宗長們下午好,
今天我們很高興從臺灣到雪隆官氏宗親會這拜訪各位,
我的企業位於廣東東莞市及惠州市的益伸電子。
我是到臺灣的第7代,剛有位宗長說他是到馬來西亞的第29代,
那你們比我們更早到海外發展。
我們也想利用這次機會,瞭解雪隆地區的宗長有哪些產業,
我們能否做產業方面的交流?
或是人才與企業對應、對接的交流?
在怎麼樣,也要想一個家族可以如何發展,發展、對應,需要相對應的產業。
這次交流,也是要看我們有哪些產業可以對接、連結,進而一起來努力,
也能在馬來西亞的官氏家族組織牽引之下,除了我本身的電子產業,
以及各國當代重視的城市環保科技、農業環保科技、大健康這三大產業也能和大家交流。
大家有一樣的血緣,現在能聚合在一起,那我們一樣能夠有好的緣分,
能夠做產業的對接交流。謝謝各位!」
官有沐:
「根據我的研究,福建安溪這個地方清朝時期出了一位進士,
名字為官獻瑤,他曾回老家祭拜第6世的祖先及第1世的陳媽,
我們可以說和官獻瑤一樣系出同源。我看了很多資料,但這個典故也很值得我去追溯。
我去年寫了一本書,考據官性的淵源及祖宗傳承下來的資料,
但是從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期間非常的艱苦,我們祖先能夠這樣持續傳下來相當不容易。」
官有波:
「我們的有沐宗長完成的官氏族譜族志源流篇今年1月才再版印刷完成,
我請有沐宗長來送給我們會長。」
官有文:
「我們從孟一郎公開始算起的話,我們是第18世。」
官德忠:
「我們的財政,是創辦我們公會的功臣之一,產業非常多。」
官金獅:
「我常去臺灣求道(一貫道),去臺灣有十多次了。
當我聽到臺灣有很多姓官的,大部分是客家人,我們這邊以福建人為主。」
「官紀禮他們來到這邊有2、3次,我們很歡迎你們來和我們互相交流。」
「我們的組織成立後,這裡有福建人、客家人、海南人、福州人,
如果沒有這個公會組織,我們也不知道也這樣多的官氏公會宗親。
我們這裡也有年親的後起之秀能夠做事情。」
官德志:
「不知道你們在臺灣有沒有像我們在馬來西亞這樣的現象,
宗親會、同鄉會的會館,年輕一輩的沒有這樣重視?」
官有文:
「一樣,青黃不接,時代不一樣了。」
官德志:
「我們這裡宗親職業有的是醫師、律師、建築師、發展商,
我們的會長經營冷氣空調業。」
官金獅:
「我經營砂石業。」
官德志:
「雪隆官氏公會在官添發及官金獅的產業協助下,才有這樣的凝聚力。」
官有文:
「臺灣的官氏顧問團、新竹縣官姓宗親會我們的目標就是4個字,凝聚、傳承,
這也是我們現在的課題。」
臺灣與西馬的宗親完成首場次的見面座談後,先品嘗已完成祭拜的供品話家常,
合拍張大合照後,前往加影翡翠大酒家(RESTORAN FUI CHUAI)晚餐。
圖24.臺灣官姓顧問團的官德南宗長贈送文宣品給雪隆宗親會總務官月英。
圖25.雪隆官氏(上官氏)宗親與臺灣官姓宗親的首次正式交流座談會。
圖26.會後大家一起享用加影在地的中式及馬來式的傳統美食。
圖27.雪隆官氏(上官氏)宗親及臺灣官姓宗親大合照。
雪隆官氏(上官)公會購置會所基金碑文
樂捐RM55,000 已故官春(官金獅令尊)
樂捐RM50,000 官添發AMN、已故官芬(陳連陞令慈)
樂捐RM20,000 已故官安來(官玉楚、玉建令尊)
樂捐RM10,000 官有緣、官玉楚、官福成PJK、官玉建、官福海、
已故官捌(陳金祿令慈)
樂捐RM6,000 官天頌夫婦
樂捐RM5,000 拿督官明良、官明同、官明志、官明福、官添星、官清生、官有益
樂捐RM3,026 官友娣
樂捐RM3,008 官達安
樂捐RM3,000 官有德、官麒麟、官玉厘、官慶賀、官愛年、官瑞婷
樂捐RM2,000 官有所、官(女丘)錥、官哲孝、官志根
樂捐RM1,200 官月英
樂捐RM1,008 官慶、官潤香
樂捐RM1,000 官德忠、官德志、官有柏、官有露、
官明開、官明石、官明合、官明德、官明建、
官金龍、官金本、官岩、官榮訓、官春明、官威霖
樂捐RM500 官秀娘、官秀梅、官亦杰
樂捐RM300 官福娣、官月香
樂捐RM200 官有意、官明貴、官明月、官月國、官兆鵬、官天旺、官花
樂捐RM150 官克寧
樂捐RM100 官有林、官達昌、官福文
樂捐RM50 官振鴻
圖28.雪隆官氏(上官)公會購置會所基金碑文。
圖29.2018~2020雪隆上官氏公會複選幹部架構。
西馬粵式餐廳的撈生初體驗
加影翡翠樓大酒家的氛圍就像以前竹圍附近的海中天餐廳般,
是間看起來很氣派的粵式餐廳,當晚的菜色有冰菜七彩撈生、三星齊報喜、捌珍魚唇翅、
當歸吊燒鴨、古法蒸黃立鯧、干煎鮮草蝦、XO醬港時蔬、腊味扣香飯、龍眼海底椰、
美點映雙輝。
大家19:.00到場,餐廳19:30才開始陸續上菜,首先的餐點冰菜七彩撈生,
讓臺灣的宗親長輩們首次體驗到馬來西亞華人的年節撈生飲食文化,
Cemcem也是托宗親長輩們的福,可以一同體驗之前聽華丹提過的撈生。
接著西馬長輩們和臺灣長輩們一杯杯的敬酒、敬茶水,過了非常開心且充實的一晚,
直到21:30遊覽車接走臺灣宗長們回飯店。
圖30.加影翡翠大酒家的招牌及店外的拿督公廟。
圖31.臺灣宗親體驗馬來西亞華人的新春撈生飲食文化。
圖32.臺灣宗親體驗馬來西亞華人的新春撈生飲食文化。
圖33.臺灣宗親體驗馬來西亞華人的新春撈生飲食文化。
圖34.臺馬宗親同歡共飲新春酒。
圖35.臺馬宗親同歡共飲新春酒。
圖36.高齡90歲的官有沐宗長及他的牽手劉劍齡女士相互敬酒。
圖37.臺灣官姓顧問團及馬來西亞雪隆官氏(上官)公會宗親大合照。
圖38.加影翡翠大酒家的「古法蒸黃立鯧」非常鮮美。
圖39.準備回飯店休息的宗親長輩們。
參考資料來源
何啟才
2014 錫米山華人社區的形成與變遷初探。馬來西亞華人研究學刊第17期,頁79-99。馬來西亞吉隆坡:華社研究中心。網路資源: https://www.academia.edu/34530962/%E9%94%A1%E7%B1%B3%E5%B1%B1%E5%8D%8E%E4%BA%BA%E7%A4%BE%E5%8C%BA%E7%9A%84%E5%BD%A2%E6%88%90%E4%B8%8E%E5%8F%98%E8%BF%81%E5%88%9D%E6%8E%A2_A_Preliminary_Study_of_the_Formation_and_Development_of_Chinese_Community_in_Sungai_Chuah (2021.10.26閱)
陳永緯、張振云
2012 錫米山新村的老情懷:二戰時期加影華人的必路歷程。馬來西亞:觀察家
網路資源:https://www.newera.edu.my/TheKajangObserver/images/12-6-11.pdf (2021.10.25閱)
寶宅庫
2020/12/23 濃濃南洋情懷的錫米山。寶宅庫Mineproperty
https://www.mineproperty.com.my/sungaichuah (2021.10.25閱)
有你 UNI
2019 錫米山新村的故事。有你 UNI
https://uni.gallery/%E9%94%A1%E7%B1%B3%E5%B1%B1%E6%96%B0%E6%9D%91%E7%9A%84%E6%95%85%E4%BA%8B/ (2021.10.25閱)
文化空間
2013 加影锡米山(Sungai Chua)(上篇):从地名可追溯开发史.锡米山曾是锡矿宝地。星洲網 https://www.sinchew.com.my/20130203/%E5%8A%A0%E5%BD%B1%E9%94%A1%E7%B1%B3%E5%B1%B1%EF%BC%88sungai-chua%EF%BC%89%EF%BC%88%E4%B8%8A%E7%AF%87%EF%BC%89%EF%BC%9A%E4%BB%8E%E5%9C%B0%E5%90%8D%E5%8F%AF%E8%BF%BD%E6%BA%AF%E5%BC%80%E5%8F%91-2/ (2021.10.26閱)
劉淑美
2015 百年城事‧1709年開埠.1870年成形:錫礦橡膠帶旺加影。中國報 https://www.chinapress.com.my/20150104/%E7%99%BE%E5%B9%B4%E5%9F%8E%E4%BA%8B%E5%B9%B4%E9%96%8B%E5%9F%A0%E5%B9%B4%E6%88%90%E5%BD%A2%E9%8C%AB/?variant=zh-hans (2021.10.28閱)
加影基督教衛理公會
2020 加影基督教衛理公會設教百周年史略。 加影基督教衛理公會https://kajangcmc.org/%E5%8A%A0%E5%BD%B1%E5%9F%BA%E7%9D%A3%E6%95%99%E5%8D%AB%E7%90%86%E5%85%AC%E4%BC%9A%E8%AE%BE%E6%95%99%E7%99%BE%E5%91%A8%E5%B9%B4%E5%8F%B2%E7%95%A5/ (2021.10.28閱)
馬來西亞中華總商會
張昆靈先生。馬來西亞中華總商會
https://www.acccim.org.my/mr-chong-khoon-lin/ (2021.11.03閱)
净妙佛教协会 Pertubuhan Budhis Manju Suddhi
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zh-tw.facebook.com/pbms.bo/about/
净 妙 佛 教 协 会 PERTUBUHAN BUDHIS MANJU-SUDDHI
錫米山學校校友會(Persatuan Murid-murid Tua S.R.J.K(C) Sungai Chua)
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ximisha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指教、交流、經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