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ke

2021年8月13日 星期五

雪蘭莪州Selangor【加影Kajang】:探索馬來半島最大的天主堂

雪蘭莪州Selangor【加影Kajang】:

探索馬來半島最大的天主堂

【一個女生自助馬來西亞16天15夜】  2020/02/07(五) Day02


        早上8:30 窗外一片蔚藍,家族宗親長輩團早已吃完飯店供應的早餐,跟著領隊嚮導搭乘遊覽車到吉隆坡市區觀光。Cemcem快9:00左右才準備好逛加影市區的輕裝,餐廳一樓的早餐所剩無幾,菜色是普通飯店常看到的樣式,但用餐空間很舒適。10:02 走出飯店大門,發現加影東方水晶酒店(Oriental Crystal Hotel)附近的餐館還滿多的,有中式、西式、越南餐館、大排檔內也有馬來餐及印度餐,下次再訪加影也許可以試試。


飯店旁的拿督公廟


       飯店附近有間小小的拿督公廟,拿督公的頭上戴著哈芝帽(信奉伊斯蘭教的男性所戴的帽子),左手擺著金元寶,右手拿根馬來短劍,前方有個香灰滿滿的香爐,香爐前方擺著一杯不知是否為酒或是水的透明液體及一杯不確定是否為咖啡或是茶的咖啡色液體,這座拿督公廟看起來常有人供奉。


圖1.飯店外的小拿督公廟。


圖2.加影東方水晶酒店(Oriental Crystal Hotel)外觀。


1899年創建的天主堂:Church of The Holy Family


     加影的天主教聖家堂離東方水晶酒店(Oriental Crystal Hotel)不遠,出了飯店後,往大門右手邊的Jalan S10/3走到Jalan Gereja及Jalan Bukit間,便會看到位於新紀元大學學院對面的加影天主教聖家堂,這是一間2001年重建後而成為馬來西亞半島地區最大的天主堂


圖3.要先經過飯店大門右手邊的Jalan S10/3,才會接上位於Jalan Gereja的加影天主教聖家堂。


       根據羅傑斯教授(Roy Anthony Rogers/馬來西亞的國立馬來亞大學的人文與社會科學院國際暨策略研究系教授)為聖家堂撰寫的《Parish History》,提及1899年加影地區開始有天主教傳教士進行福傳,於2001年期間辦理100周年(1901-2001)的紀念活動。羅傑斯教授(Roy Anthony Rogers)認為聖家堂堂區的發展歷經下列四個階段:


一、(1899-1940) 早期在加影的天主教徒及傳教士

二、(1941-1945) 第二次世界大戰所帶來的審判及磨難

三、(1946-1961) 重建教堂

四、(1962~迄今) 梵二精神(Spirit of Vatican)/1976年的教會改革及大公教會存在的新方式


        羅傑斯教授(Roy Anthony Rogers)於2001年5月時,為加影聖家堂所撰述的《Parish History》詳細介紹加影聖家堂堂區在這四個階段裡的發展,原文可在Church of the Holy Family Kajang中的Parish History頁面中看到,Cemcem覺得這篇文章也是個認識加影發展的重要資訊,於是慢慢地閱讀,將重點整理成中文,和對於加影這個城市有興趣的大家做分享。


圖4.加影聖家堂的外觀沒有很顯眼,裡頭卻大有玄機。



圖5.加影天主教聖家堂據說是馬來半島上最大的天主堂。


     天主教在加影福傳的緣起(  西元 1899年~1940年)


根基於葡萄牙殖民馬六甲時期


         葡萄牙人於1511年至1641年殖民馬六甲期間,將天主教信仰引進馬六甲,直到荷蘭、英國殖民馬六甲後,基督信仰在馬六甲有不同階段的轉變。


西元1888年,天主教信仰在馬六甲教區復興,馬來西亞的天主教教友也持續地增加,吉隆坡地區有非常多的教友居住於聖若望堂(今:聖若望大教堂/St.John's Cathedral,靠近回教堂Masjid Jamek)的周邊。


19世紀末雪蘭莪州市鎮的興起


        雪蘭莪州在19世紀末因經濟的發展而快速的成長,帶動周邊新興城市的發展,加影(Kajang)萬撓(Rawang)新古毛(Kuala Kubu)就是在這個階段裡形成並開始繁榮起來的城鎮。


        來自於印尼蘇門答臘北部的孟達靈族(Mandailing,臺灣音譯為曼特寧族),為加影地區的先住民,加影市區有條孟達靈路(Jalan Mendaling)便是紀念孟達靈族為加影地區的開拓先鋒。為何稱此地為「加影」?據說是因為早期先住民以棕櫚葉或是亞答葉搭建房子的屋頂及牆壁而得名。


天主教在加影的崛起


        19世紀期間,加影是一處重要的採礦城,位於烏魯冷岳縣(Ulu Langat District)的中心,吸引到不少礦工、礦商來到加影求發展,其中有多位的移居者為天主教徒。


        馬六甲的Rene Fee主教 (1896-1904)於1898年開始關注吉隆坡周邊城市的天主教發展,1899年時派任Fr. Francios Terrien(1901-1904)前往加影福傳,將加影定位為烏魯冷岳縣(Ulu Langat District)的福傳中心,服務居住於烏魯冷岳縣(Ulu Langat District)的天主教徒。


吳亞義捐地蓋加影天主教聖家堂


        當時有一位信奉天主教的華人企業家名為吳亞義(Goh Ah Ngee),在加影從事礦業公司及橡膠園的經營,在瞭解天主教要在加影地區福傳的需求後,捐獻一塊橡膠園土地讓Fr. Francios Terrien ,MEP能夠在加影蓋一座小平房作為聖堂。隨著加影地區信仰天主教的人口逐漸增加,吳亞義(Goh Ah Ngee)還提供另一塊橡膠園土地供Fr. Francios Terrien, MEP蓋教堂。


       當時吳亞義(Goh Ah Ngee)捐贈給天主教的橡膠園土地,也就是現今的加影聖家堂及修女學校的用地,教堂的對面則為住所。


教堂於1900完工,1901年啟用


       加影火車站落成於1896年,改善了Fr. Francios Terrien ,MEP從吉隆坡往來加影的通勤交通。1900年3月9日,Rene Fee主教前來加影,為天主堂立下基石,將這座教堂奉獻給聖家(Holy Family)。教堂於1900年完工,但是當年位於天主教吉隆坡總教區的聖若望主教座堂有個慶祝1900年的活動,Fr. Francios Terrien ,MEP負責該活動的母語福傳小組,因此加影的天主教聖家堂在1901年2月24日由Rene Fee主教祝聖,成為了烏魯冷岳縣加影市的第一座天主教堂。


    祝聖當日,由Rene Fee主教迎接身穿傳統服飾的堂區教友,主禮主教大禮彌撒(Pontifical High Mass),Fr. Gazean,MEP則以華語講道。彌撒聖祭結束後,主教和教友們還一同在新建好的神父住所樓前放煙火慶祝。


      最初的天主教聖家堂的外觀以哥德式建築風格做設計,天主堂旁的鐘樓當時是加影市鎮裡最高的建築。聖堂內有三面彩繪玻璃,上方彩繪了聖家,雖然教堂後續歷經重建,但創建教堂時期的三面彩繪玻璃至今仍然完好地被保存著。


教堂成立,天主教徒逐年增長

     

        1899年,加影的天主教徒只有12位。1901年7月16日,在Fr.Duval共祭下由Rene Fee主教主禮,於加影聖家堂舉行第一次的堅振禮及初領聖體聖事,在此期間有34位新領洗的教友領受。1901年已有51位教友領洗,150位天主教徒定居於加影。


       1902年,加影的天主教信徒逐漸增加,Rene Fee主教派任Fr.Louis Lambert(興建於1904年的吉隆坡玫瑰天主堂設計者)協助Fr. Francios Terrien ,MEP四旬期禮儀。Fr. Francios Terrien ,MEP還興建了一處福傳所,作為福傳的場所以及公共的男子學校。


       經由Fr. Louis Lambert和Fr. Francios Terrien的努力,以及吳亞義(Goh Ah Ngee)的影響,1903年共有178位成年人領洗


吳亞義貢獻土地供教堂闢墓地


       隨著烏魯冷岳縣及加影的人口增加,Fr. Francios Terrien於1901年5月20日申請墓地,於是吳亞義(Goh Ah Ngee)又捐贈一塊土地給聖家堂,1903年3月26日加影的聖家堂開始有了自己的墓地。


        加影的女子學校為Fr. Etienne Brossard(加影聖家堂教區的第二任神父,任期為1904-1905及1908-1914)於1901年第2次回到加影時所創辦的。當時橡膠業開始發展,橡膠園的員工幾乎是信仰天主教的印度人,於是聖家堂派任一位泰米爾語系的神父每月舉行一次彌撒,加影的聖家堂因此也成為了橡膠園的印度籍工人的庇護所。


二戰期間天主教在加影的福傳



       西元1915年-1918年期間,歐洲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有多位在馬來西亞的外國傳教士被召回。1914年,Fr. Etienne Brossard被派任到他處後,一直到1952年為止,聖家堂都沒有本堂神父。


        1930年代,加影的天主教信仰再度復振,Fr. Goyehentche,MEP同意聖嬰修女會(Infant Jesus Sisters【IJ】)在加影成立一間女子學校,將一棟小平房規劃為幾間教室作為創辦的學校,為加影的天主教徒提供教育及宗教方面的教導。

       

        1930年代,加影的女修院學校在當地的女子教育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學校也持續地擴建,還蓋了新的大樓。1939年,新的女子修道院學校(目前的女修院學校)準備啟用,由Adrian Devals主教祝聖。加影地區的天主教信徒持續的增加。


圖6.布雷瑪莊園的聖若瑟教堂遺跡(Remains of the chapel of St.Joseph,Braemar Estate)。這面石頭堆砌的小石牆為布雷瑪莊園的聖若瑟教堂遺跡(Remains of the chapel of St.Joseph,Braemar Estate),這間教堂興建於1903年,為當時居住於布雷瑪莊園(Braemar Estate)的人們服務。這座牆在2016年12月移到加影的聖家堂,並在2017年的5月13日豎立於布雷瑪莊園的聖若瑟教堂(the chapel of St.Joseph,Braemar Estate)。聖若瑟教堂的紀念日為5月1日勞動節這天。


第二次世界大戰:考驗天主教在加影的發展(1941-1945)


日軍佔領馬來西亞時期

       

         1941年2月8日,日軍從吉蘭丹州的哥打巴魯 (Kota Bharu)登陸,不到一個月即抵達吉隆坡。1942年1月12日,日軍預計轟炸加影的火車站,炸彈卻掉落在教堂及女修院學校間的庭院上,教堂因此受到破壞,聖嬰修女會(Infant Jesus Sisters【IJ】)所居住的平房全被炸彈摧毀(位置位於目前學校的停車場),當時還炸死有一位學生Teresa Wang。僅剩聖家堂內的三塊彩繪玻璃仍保存完好。


        教堂被轟炸後,聖嬰修女會(Infant Jesus Sisters【IJ】)的Mother Martha和其他修女一起修復修道院。加影地區在戰爭期間沒有足夠的食物及醫藥,加影的聖家堂成為許多居民的避難所,此刻聖嬰修女會(Infant Jesus Sisters【IJ】)和一些華人基督徒一起合作幫助受難的居民。曾有一對年老的夫婦逃到教堂尋求庇護,雖然他們非基督徒,但教堂仍是收留他們,並常表達愛與關懷,這對老夫妻因此受到感動而願意領洗成為天主教徒。


受感動的日本兵Ikenobu San


        日軍下令修道院關閉,聖嬰修女會(Infant Jesus Sisters【IJ】)在幾位教友的幫助之下,在教堂的庭院為加影的孩童創辦一間學校。當時有一位名字叫Ikenobu San的日本士兵,每天都到學校教日本語,並操練學童。Ikenobu San的英文不好,修女們也不太會說日語,但當Ikenobu San瞭解這些修女及基督教徒所做的善行,受到感動,也想更加地認識天主教


       修女送給Ikenobu San 一本教義問答手冊,還有教友為他翻譯成日文。不幸的是,當 Ikenobu San收到書的一周之後,他所乘的船行經馬六甲海峽時被擊沉了,許多知道消息的教友得知此消息後非常難過。


        日本人占領馬來西亞期間,有414位天主教徒居住在加影,原本的教堂已受到毀損,因此在幼兒園內興建一座臨時的聖堂。



日軍同意Mother Martha開放修道院


         Mother Martha在教堂後方的土地(今日的武吉英達Taman Bukit Indah公寓住宅區)種植蔬菜、果樹、養雞。有天Mother Martha和Ng Baw Thau先生一起前往位於烏魯冷岳(Ulu Langat)的日本帝國軍隊總部的日本總司令辦公室(今:加影高中),希望日軍同意讓修院學校可以重新開啟,也瞥見有多位的英國士兵成為戰俘(P.O.W)。日軍上校同意Martha修女若修道院學校同意教日語,可以重新開放。


       女修院學校開放後,學生的父親有時不向日本人鞠躬而被捕,讓學生時常向Mother Martha求助,Mother Martha常和日軍上校請求釋放學生的父親,日軍上校最後仍是被Mother Martha感動而同意其要求。


       第二次世界大戰快結束時,加影爆發了瘧疾,造成多人死亡。Mother Martha及其他的修女們也曾染上瘧疾,好在及早發現得到治癒。在此期間,日軍已開始在教堂(靠近新教堂那側)的庭院挖壕溝,防範英國部隊從印度前來再次襲擊。


        Mother Martha和聖嬰修女會(Infant Jesus Sisters【IJ】)的修女因健康的因素而離開加影,卻也因禍得福,因為日軍最後還是佔領了女子修道院。1945年8月戰爭結束,英國人在一個月內重返馬來西亞。


從吉隆坡往返加影傳教的神父


       Fr.Rene Girard,MEP於吉隆坡的聖玫瑰堂服務,固定在每周二早上四點騎著腳踏車前往加影。每當Fr. Rene Girard,MEP經過烏魯冷岳河(Ulu Langat)時,得脫掉鞋子、捲起長褲,把腳踏車扛在肩膀上,才能通過河床。 Fr. Rene Girard ,MEP不害怕途中會遇到野生動物或是共產黨,堅信天主會與他同行,並準時於上午9:00時為加影地區的教友舉行彌撒聖祭。


圖7.聖彌額爾(St.Michael)聖像。



加影聖家堂的重建(1946-1961)


迎接法蒂瑪聖母聖像



       1942年,加影的聖家堂及曾被日軍挖壕溝的地面,受炸彈的轟炸而嚴重受損。1950年,加影的聖家堂開始重建,葡萄牙法蒂瑪聖母聖像來到了聖家堂,教友們興高采烈的歡迎聖母像,並且舉辦盛大的遊行迎接聖母聖像抵達加影的聖家堂。


       法蒂瑪聖母像被安置在一座臨時興建的聖堂,當時烏魯冷岳縣的天主教徒大部分以步行的方式前來祈禱,雖然當時有馬來亞共產主義者的叛亂,導致旅行並不安全。


38年後,終於有本堂神父


        加影的聖家堂歷經了38年(1914-1952)未有本堂的神父,1952年終於有一位Fr. Etienne Mamet MEP神父來到加影,他常騎著機車拜訪加影市及烏魯冷岳縣的教友。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女子修道院終於重新開幕,聖嬰修女會(Infant Jesus Sisters【IJ】)的修女在日本人投降後回到加影。


        受Olcomendy主教任命為副本堂的Fr. Roland Brossard, MEP協助Fr. Etienne Mamett, MEP,兩位神父經常利用晚上時段在加影鎮公開福傳(靠近MCA大樓,位於河岸邊),在地的天主教徒及非基督徒聽到這兩位來自歐洲的神父說客家話時感到很高興。每周日,吉隆坡聖安東尼教堂的神父會來到加影舉辦彌撒,為說泰米爾語的教友舉行聖體聖事。


重建天主堂


       教友及Fr.Maner想重建一座永久的教堂,他們從1953年開始規劃,拆除舊教堂,挪出新的道路給新教堂。經由全馬來亞的教友貢獻捐款,花費了4萬5千美元蓋完新教堂,設計這座教堂的建築師為T.S. Cooke先生1955年教堂落成,三角形的屋頂外觀是Fr.Mamet所提出的設計,理念源自於聖家的恩庇,三片彩色玻璃窗版放回祭壇的後方。


        1955年8月21日,Dominic Vendargon總主教在吉隆坡的聖若望大教堂舉行主教晉牧,是第一位在地的主教。1955年11月27日,新的教堂由Dominic Vendargon總主教祝聖(庇護十二世擔任教宗的第十六年),這是他擔任總主教後,所祝聖的第一座教堂。

        

       1956年9月,Fr. Etienne Mamet ,MEP調任,由Fr. Jacqes Dermigny,MEP接替(當時年紀最大的神父,後來定居法國),並且延續Fr. Mament所發起的聖工。Fr. Jacqes Dermigny ,MEP定期與教友會面,持續的在加影市鎮公開福傳。


圖8.1955年重建完成的加影聖家堂。


興建幼兒園


        由於加影的聖家堂將近38年沒有本堂神父,很難一夕間改變居住於堂區內的居民習慣,因此臨時教堂被改建為幼兒園,在地居民開始重新地去認識聖家堂。Fr. J. Dermigny ,MEP為了紀念露德聖母的百年誕辰,在教堂的前方興建洞穴。由於教友們慷慨地奉獻,因此從印度訂做法蒂瑪聖母像,安放在洞穴內。當時Fr. J. Dermigny ,MEP還在院子裡種了顆紅毛丹樹,將紅毛丹樹的果子送到加影的市場販售。


       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聯邦獲得獨立。Fr. J. Dermigny ,MEP在加影服務到1960年1月,那時已有426名天主教徒居住在加影。 1950年代,經由Fr. Etienne Mamet ,MEP、Fr. Roland Brossard ,MEP及Fr. J. Dermigny ,MEP的努力,法蒂瑪聖母像的到來讓信徒朝聖,帶來信仰上的復興。


圖9.加影聖家幼兒園外觀的照片。


圖10.1950年代從印度訂作的法蒂瑪聖母像。





梵二精神(Spirit of Vatican II): 
1976年的宗教改革及宗教的新方式(1962年~2000年)


 

天主教的復興


      1960年代對於羅馬的天主教堂而言是個重要的復興時期,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 (Second Vatican Council)在1962年時由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召開,1965年由教宗保祿六世結束。1962年至1965年期間,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 (Second Vatican Council)確認了教會的本質,如:天主的子民(People of God)、天人共融邀請非教徒參與教堂的福傳活動、強調聖言的重要性,並且以在地的語言取代拉丁語,讓平信徒(教友)可以更加地瞭解聖祭。


        1960年1月,Fr. Philip So擔任堂區的神父,他在加影聖家堂任期的期間為1960年1月至1967年12月,以及1973年4月至1977年5月。陳安當神父(Fr. Anthony Chan)則在1967年至1973年期間擔任加影聖家堂的神父。面對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Second Vatican Council)的要求,他們必須得改變及接受挑戰。


        1973年,聖家堂贖世主會的神父們組織傳教團體,這個傳教團體由Fr. Lucas Ho ,CSSR領導,為堂區分割成12個區域鋪路:


1.快樂花園(Happy Garden) 

2.士毛月(Semenyih

3.武吉路(Jalan Bukit) 

4.流古路(Jalan Reko)

5.萬宜(Bangi) 

6.錫米山(Sungai Chua) 

7.城鎮區(Town area) 

8.加影花園(Kajang Garden) 

9.教堂路(Jalan Gereja)

10.山力(Suntex) 

11.直落河(Sungai Jeluk)

12.蕉賴(Cheras)


加影聖家堂的轉變


       加影的聖家堂是吉隆坡總教區中最早期的堂區之一,將教區劃分數個組別,開始家庭共融。教區於1974年開始家庭共融,而加影則早於一年前就開始實施。團體中,由堂區裡的神父,連同(贖世主會的神父)及信徒領袖,每晚拜訪所有天主教家庭,並且在各區舉行感恩祭,這也是堂區的教友們第一次在家參與彌撒。


從1973年開始,加影第一區的居民時常聚集在已過世的Mr.G.F.D'Cruz的住處舉行彌撒;同年,教宗保祿六世(Sanctus Paulus PP. VI)將吉隆坡教區升格為總教區,而Rev. Dominic Vendargon晉牧為天主教吉隆坡總教區主教。


1976年8月2日至31日,召開馬來西亞天主教全國性的革新會議。堂區於1976年成立了由教會基層團體(BEC)區域代表所組成的聖家堂理事會。堂區理事會作為決策訂定的核心機構,這是邁向堂務參與的第一步。


1977年,Fr. Antoine Henriot ,MEP抵達加影時,重新締造堂區一參與聖體聖事及教會禮儀的吸引力。堂區在1970年間,依據梵諦岡第二次大公會議,成立禮儀的委員會,讓更多平信徒得以參與聖事。除此之外,教義問答委員會也成立了。 Fr. Antoine Henriot ,MEP每周五下午會在幼兒園的教室為3-5年級的學生進行教理問答課程,也會在周六的早餐晨時為孩子們初領聖體做準備。



       
1979年時,總教區為整體營造組織教友職務計劃,以訓練平信徒領袖,以符合梵諦岡第二次大公會議1976年的Aggiornamento(天主教的現代化改革)之需求。這項計畫由陳志音神父( Fr. Paul Tan Chee Ing)主持,他是一位在地的耶穌會神父。聖家堂派出6位教友參與這個計劃, 開始有較多的一般教友組織在堂區裡建立,例如:1963年創立的聖文森德保修會St. Vincent De Paul (SVDP)、聖母軍(Legion of Mary)、華人及淡米爾族使徒、青年運動團(請參閱他們的報告)。



       每個區域以家庭為單位,如同「家庭教會」一般。該區域活動包含了聖經分享、在家中舉行聖體盛事、唸玫瑰經、共融、唱聖樂及小組討論。


        1981年代,張學禮神父(Rev. Fr. Leo Chang)在加影服務了13年,成為聖家堂的第十一位本堂神父。


     1980年代末期及1990年代初期建立了許多的平信徒組織,例如: Ministry of poor(MOP)、天主教神恩復興善會、家庭生活委員會。從1992年開始,成人慕道班(RCIA)開始在堂區舉行,所有領洗者皆分享傳播天主國度的責任,而非只是神父的責任。並且很清楚的顯示,堂區早期的意向符合梵諦岡第二屆大公會議(Vatican Council II)的心意。


圖11.2020年2月,加影聖家堂所劃分的18個小區。


總主教參與加影聖家堂的活動



        1992年的聖周,總主教安多尼·沙德·費爾南德斯(Anthony Soter Fernandez)帶著司鐸拜訪加影,和堂區教友一起慶祝復活節。1993年,總主教安多尼·沙德·費爾南德斯和神父們在總主教的總教區內舉行聖油彌撒(Chrism Mass)。


       1995年,聖家堂成立3個新的組織,取代堂區理事的角色。事實上,聖家堂是少數堂區內有三個教會組織的教堂。這三個組織分別是

(1)堂區牧靈者組織(PPC)、 (2)堂區協調委員會(PCC)、 (3)堂區財務委員會(PFC)。




      1995年,吉隆坡總教區很榮幸接納巴吉安神父 ( Rev. Murphy Pakiam)任輔理主教。


      馬來半島的第二次司鐸大會於1996年在柔佛的巴魯舉行,目的為讓半島上的教堂「以新的方式存在」(NEWBEC),使堂區成為社區共融往來的場所。聖家堂由張學禮神父(R Fr. Leo Chang)以及教區的平信徒領袖為代表。


        1995年時,堂區劃分為13個區域,並且創建幾個小區域,例如:直落河(Sungai Jelok)、阿沙再也(Asajaya)、美雅山(Bukit Mewah,原來的快樂花園)。除此之外,新的區域還有雙溪龍(Sungai Long)、翠岭鎮(Cheras Perdana)。


        1997年張學禮神父(Rev. Fr. Leo Chang)晉鐸40周年,6月29日加影的聖家堂舉行感恩節彌撒。


新建馬來半島最大的天主堂


       從1990年代開始,住在加影的天主教徒逐漸增長,現有的教堂無法容納增加的人數,因此堂區內的神父及平信徒領袖感到需要新增教堂的急迫性。1992年由John Khor擔任建築師。1999年12月31日午夜,張學禮神父(Fr. Leo Chang)在聖堂舉辦感恩彌撒。彌撒之後,張學禮神父(Fr. Leo Chang)打開舊教堂的門,並標示2000年的千喜年慶典開始。


       西元2000年,聖家堂成為天主教吉隆坡總教區(Archdiocese of Kuala Lumpur)的朝聖者教堂之一,居住在馬來半島的天主教徒紛紛前來參訪聖家堂。


        西元2000年8月31日的清晨,張學禮神父(Fr. Leo Chang)在老教堂舉行了最後一次的彌撒聖祭。西元2000年9月開始,所有的彌撒皆在新教堂舉辦。1958年由 Fr. Dermingy MEP神父所建造的洞穴,則翻修有了新的樣貌。教堂在2000年的10月31日當天舉行燭光遊行,紀念玫瑰聖母月的結束,接下來則是張學禮神父(Fr. Leo Chang)祝聖新的洞穴。


       西元2000年的12月24日,教友和張學禮神父(Rev.Fr. Leo Chang)首次在新教堂慶祝聖誕節的子夜彌撒。西元2000年的12月31日,舉辦感恩節晚宴,為新教堂募集基金,並且迎接新的一年2001年的到來。2001年的1月1日,張學禮神父(Fr. Leo Chang)和教友們一起在新教堂慶祝天主之母節以及新年彌撒。


       這座擁有將近可容納3000人座位容量的新教堂,是馬來半島最大的教堂,2001年5月26日(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任內的第23年)曾由吉隆坡總主教費爾南德斯(Anthony Soter Fernandez)祝聖。


       自從1901年加影聖家堂的創立,一直到2001年加影的聖家堂成為馬來半島最大且附有全空調系統的教堂,加影的聖家堂見證了加影市的歷史發展及天主教對於加影的貢獻。加影聖家堂幼兒園提供加影地區幼童基礎教育,1930年代的聖嬰耶穌姐妹會(IJ)則在修道院為在地的女子提供教育。加影的天主教信仰也逐漸地在地化,早期的神父或傳教士以西方人為主,當代的神父或是傳教士大部分為馬來西亞的在地人。


圖12.加影天主教聖家堂的大門,拍照當時為華人農曆新年的前後,內外布置了許多華人過農曆新年的元素。


       後記


       加影天主教聖家堂的中文介紹資料不多,踏進教堂看到聖堂內超級寬敞的空間讓Cemcem非常驚豔,在閱讀及翻譯羅傑斯(Roy Anthony Rogers,馬來西亞的國立馬來亞大學的人文與社會科學院國際暨策略研究系教授)於2001年完稿的這篇文章後,瞭解天主教在加影的發展以及歷代的神父、傳教士、修女們對於加影市區發展上的貢獻,尤其是幼兒或女子教育方面。如果大家想多認識加影的聖家堂,推薦可看這篇文章的原文《Parish History》,網址:

http://www.hfckajang.org.my/parish-history/


或是到加影聖家堂的Facebook粉專或網站看看吧!


FACEBOOK粉專:HOLY FAMILY KAJANG @HolyFamilyKajang  · 天主教教堂

https://www.facebook.com/HolyFamilyKajang/?ref=page_internal

網址:http://www.hfckajang.org.my

如果有機會實地參訪,地址在這:

11, Jalan Gereja, Bandar Kajang, 43000 Kajang, Selangor, Malaysia


圖13.加影聖家堂內一角。


註:本文感謝戴欣宜小姐以身為虔誠天主教徒的身份協助校稿,讓本文關於天主教信仰的專有華語詞彙有較正確的呈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指教、交流、經驗分享^^

留言板(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