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ke

2014年2月8日 星期六

砂勞越州Sarawak【Kuching】:砂勞越文化村 Sarawak Cultural Village



古晉:砂勞越文化村【2014~東馬砂勞越、西馬檳城、怡保自助旅行】─2014/02/07(五) Day4(中)

活的博物館




       搭中巴從GRAND MARGHERITA飯店到砂勞越文化村,旅客除了我以外,放眼望去全部都是金髮碧眼的。快到砂勞越文化村時,會經過幾個非常高檔的度假村及Santubong Mountain Trailhead(Santubong Mountain登山口)




       當巴士抵達砂勞越文化村入口處時,中巴司機會告知回程載客時間,以及統計乘客所選擇的各下車時段。車門一開外頭正下著大雨,好險我有帶傘。

        一踏入文化村入口,服務人員檢查所購買的門票無誤後,才會發給每位旅客一本綠色如護照本大小班的冊子,裡頭簡單介紹文化村內所展示的BidayuhIbanPenanOrang UluMelanau這五個南島族群,以及馬來文化、華人文化等面貌。冊子後幾頁是讓旅客於各族群家屋展示館內集章的空間。在園區內,得依著參觀動線開始的箭頭行走,否則馬來人服務員會主動勸導您走入正途喔!



       砂勞越文化村號稱為活的博物館,總面積為17.5英畝(43.225公頃),比台東大學知本校區的59.1746 公頃還小,但整個園區的文化氛圍塑造的還不錯。七個不同族群以傳統工法搭建的傳統民居沿著人工湖環繞著,各個族群的展示館內,除了展示傳統手工藝以外,有些館內還展示了音樂、舞蹈、繪畫、遊戲、儀式器具,或者也有販售該族群的傳統小吃或手工藝品等等。


01、砂勞越文化村的入口處,適逢華人農曆新年期間,大門上裝飾著大紅燈籠。


02、販售紀念品的店家,我超級後悔不夠錢,買不起讓我看了非常心花怒放的幾本人類學者在砂勞越從事研究的遊記及傳記等等。


03、砂勞越文化村內的路線圖。


04、園區內動線規劃非常清楚。

Bidayuh族展示區




砂勞越文化村小冊子內的簡介




       Bidayuh族人佔了砂勞越人口的8.4%,早期為了抵禦外敵及取得水源之故,居住於砂勞越河及Sadong河水系的陡峭山坡處,早期的歐洲探險者稱他們為”Land Dayaks”


       Bidayuh族傳統的家屋樣式為長屋建築,一個屋頂下,分割者好幾戶住家,一排長屋也許就是村落內的一條小街。Bidayuh族在砂勞越的西部可分為Jagoi群、Biatah群、Bukar-Sadong群、Selakau群、Lara群等等。竹子是重要的建材,也利用竹子製成引水管道。


Bidayuh族展示區見聞




       這裡的Bidayuh展示區的長屋和我在Annah rais所看到的Bidayuh長屋很不一樣,內部空間挑高許多,且只有1大間的格局,周邊還展示著穀倉、壓取蔗糖的小屋。長屋外圍種著Bidayuh人常食用的植物,例如:甘蔗、香茅、檸檬草等等。進入長屋參觀時,外面正下著大雨,赤道熱帶雨林區的大雨真像台灣颱風天時的暴雨般,讓人不敢恭維。



       上午我進到長屋內時,有看到位Bidayuh耆老販售著自製的手工藝等等,他很熱情的向我介紹Bidayuh的工藝特色。下午再次到來時,剛好趕上年輕的Bidayuh表演者表演歡迎舞蹈的時段,短短一分多鐘的時間卻也可以讓人想像早期迎賓的熱鬧。


05、這間是Bidayuh族倉庫,屋頂上方面的裝飾不曉得是否為犀鳥造型?


06Bidayuh族的少年示範傳統的壓甘蔗榨取蔗糖的方法。

07Bidayuh族的傳統建築樣貌。


08Bidayuh族也有製作樹皮布的技術。

09、販售手工藝品的Bidayuh耆老。

10Bidayuh族分佈在砂勞越的西南段。

11Bidayuh族的傳統服飾。


12、年輕的Bidayuh表演工作者,大家都穿夾腳拖。

Iban族展示區




砂勞越文化村小冊子內的簡介




       Iban族又被稱為”sea Dayaks”,他們興建的長屋大概使用15~20年左右,直到週邊的土地枯竭,他們會帶著家當沿著海岸的上游內陸移動。砂勞越人口裡,Iban族佔了1/3,現今已有許多Iban族人居住於城市或者是個人獨立的房子內,但仍有許多的Iban族人習慣居住於他們的長屋內。



       傳統的Iban族長屋以釜頭劈砍下來的木材所建成,以藤蔓纖維繫綁,屋頂用茅草所覆蓋,通常興建於河流航道的岸邊。因此,訪客若要到傳統的Iban族部落裡,通常得搭小船至部落內的碼頭上岸後,才有辦法親臨長屋。訪客到了長屋區後,需爬著樓梯才能到達長屋的入口處,長屋的長廊是開放空間,居民在此從事村落內的經濟活動。



   在同個屋簷下,長屋有幾個通道可以引導外來者到長屋內部,每座長屋的廊道,皆屬於村莊內的一條小街。長屋由許多家戶所構成,有獨立的門及房間,但長屋下的走廊是大家共用的公空間,也是外來訪客可以和居民坐下聊天的地方。



Iban族展示區見聞




       Iban族展示區長屋我覺得比較符合真實Iban族長屋的樣貌,以木材建成的杆欄式建築,窗戶是外推式的,整個室內讓人感到通風涼爽。長屋內展示許多犀鳥造型裝飾品,裡頭的工作人員很悠閒,我在參觀時他們仍可自在專心的滑手機,不像Bidayuh長屋內的Bidayuh族人會主動向觀光客介紹他們的文化特色。


12Iban族長屋。



13、不曉得這個犀鳥造型裝飾代表什麽意函?

14Iban族在砂勞越的分佈。

15、很好奇Iban族面具及鳥造型吊飾的意義。

16、色彩鮮豔的Iban族盾牌。

Penan族展示區




砂勞越文化村小冊子內的簡介




       Penan族人為生活於婆羅洲熱帶雨林中部的遊牧民族,那兒是馬來西亞最珍貴的木材資源產地。當代有部分Penan族人離開茂密的雨林區學習農耕技術,但有許多的Penan族人仍然喜歡傳統的遊牧生活方式。



       西谷米是Penan族人的主食,Penan族人會以附近是否生長著西谷米樹為居住場所的選址要求,然後花大約數星期或數月的時間完成他們的住所。當西谷米缺乏時,他們就會舉家遷徙,尋找新的居住地點。Penan族人還有項可運用於狩獵時的吹管技術。



Penan族展示區見聞




       也許因Penan族是遊牧民族緣故,所以只看到一座簡單的草寮,裡面有讓遊客付費體驗吹管箭的區域,但我到的時候沒看到任何工作人員。此刻,也發現到來此地遊玩的馬來人頗多的,而這些馬來人看來是社經地位較高的一群。


17、砂勞越文化村內可付費體驗Penan族人吹管箭活動。

Orang Ulu族展示區




砂勞越文化村小冊子內的簡介




       Orang Ulu族人是居住於砂勞越中部的內陸河川上游居民,佔砂勞越總人口數的5%Orang Ulu族人中還包含了居住於砂勞越最長河流內的Penan群、Kayan群、Kenyah群,以及居住於高地中上游的Kelabit群以及Lun Bawang群。



       往昔,Orang Ulu族人最著名的就是他們製作刀劍的技術。他們從所居住的地區所出產的鐵礦中提煉鐵。Orang Ulu族人的長屋可使用很久,因農業的定居,使他們發展出灌溉技術,使他們不必得時常尋找新的農地。



Orang Ulu族展示區見聞



       Orang Ulu的藝術發展應該很精緻,因為他們的長屋建築主要的杆欄柱都有彩繪圖騰。比較特別的是牆面色彩鮮豔的生命之樹壁畫,以及面具的造型,會讓人好奇早期這麼多的色彩原料是來自哪兒?


18Orang Ulu族的Kelabit群的家屋壁畫(生命之樹),樹頂端是一隻犀鳥,將上天的訊息傳遞到人間,茂盛的枝葉代表著長屋家族的繁衍及祖先的淵源。


19Orang Ulu族面具。


20、這樣的裝飾意義待解。


   
21Orang Ulu族在砂勞越的分佈。

22Orang Ulu族裝飾精美的高腳長屋。

Melanau族展示區




砂勞越文化村小冊子內的簡介




       Melanau人佔砂勞越人口數的5.8%,大部份居住於砂勞越中部沿海地帶。早期Melanau人的居住場所易受海盜干擾,因此發展出高約40英呎(12.2公尺)的高腳屋建築。Melanau人不同於砂勞越其他以稻米為主食的族群,他們以西谷米為主食,西谷米樹原生於沿海的沼澤地帶,後來Melanau人栽種了西谷米樹。西谷米樹高約十公尺的樹幹產有澱粉,西谷米取之於木髓處,需在開花前採收。



Melanau族展示區見聞




       Melanau高腳屋是園區內讓我感到很驚艷的一棟建築,約四公尺高的杆欄柱承載著上方兩層樓高的建築。循著階梯進入建築內部空間,可以發現到這棟建築真的是以傳統工法建造。裡頭的工作人員也很熱情,我詢問他們家鄉目前的高腳屋是否仍存在等等的問題,他們也不厭其煩地為我解答。



       過一會,有位在地華人導遊帶著西馬華人觀光團,解說著Melanau高腳屋內懸掛的鳥造型裝飾品是有被唸過巫術的。早期Melanau人因為居住地點時常會遇到海盜侵犯,這些被唸過巫術的鳥造型裝飾品可以協助抵禦敵人入侵,並讓敵人遭遇到不好的下場。



       Melanau高腳屋每層樓可以隔好幾間房間,一間房間就是一戶人家的生活空間,看樣子Melanau人傳統上是席地而睡,只有新婚夫妻才有床鋪可以睡的樣子。高腳屋內展示許多鐵製的古董、瓷器,鐵製古董大部分被鐵鍊拴住,從這些古董的造型及彩繪,可以想見Melanau人早期和外來者的互動頻繁。Melanau高腳屋後方有販售西谷米製品,吃起來口感頗特別。

   
23Melanau人的高腳屋。
   
24Melanau人的高腳屋可高約三至四層樓,1棟高腳屋可以主許多戶。

25Melanau族的工作人員。

26Melanau族的高腳屋每層樓都可以隔成好幾戶人家。

27Melanau族高腳屋公共空間的擺設。


28、據說吊起來的鳥造型編織品是有被唸過巫術的避邪品。


29、新婚夫妻的睡床。


30、由此項有雕龍的古董可得知,早期華人已到砂勞越進行貿易及開墾。

31、這些古物可說明早期有哪些外來者和Melanau人接觸。

32、每層樓的樓梯都是這樣的細長。

圖、33西谷米製成的產品(餅乾、糕點、西谷米粉)

34、砂勞越的小店鋪提供的塑膠袋幾乎是黑色的,原因為何呢?

Malays展示區




砂勞越文化村小冊子內的簡介




       當代的馬來人家庭住宅可以適應在地氣候,以木構造建成。Brooke統治時期,帶來欄柱結構、粉刷、室內管線配線的理念。一直到1860年代,一些馬來家庭委託專業的建築工。在古晉的Datus路上也可看到中國人所興建的豪宅。



      不論馬來人的社會地位如何,杆欄式建築是傳統的馬來建築形式,訪客需從建築的前方登上樓梯,訪客必需先告知已到來,並有人來迎接,才能踏入陽台。房子的前廳區域為男性的空間,也是招待訪客的正式場所。



       窗戶與樓層階梯同高,讓微風可以在坐著的人群中流通。窗戶的欄杆、樓梯、通風口、門口旁、屋簷下方等等皆有許多裝飾藝術。



Malays展示區見聞




    馬來人的傳統杆欄式建築看起來很精緻,應該是展示以前馬來人權貴者的住家樣貌。屋內也可看到些許書寫可蘭經的裝飾品,還有以彩色塑膠繩編織的手工藝。進到屋內參觀時,展示館的馬來人工作人員正在睡午覺,我的參訪有驚醒他,但接著又繼續睡,可以想見馬來館的馬來工作人員有多幸福。


35、馬來人傳統住家建築。

36、招待訪客的空間。


37、傳統馬來人權貴者房間的樣貌。

38、感覺非常典雅典的房間設計。


華人館展示區




砂勞越文化村小冊子內的簡介




       在砂勞越的華人血統有客家籍及福建籍等等。在19世紀初期時,這群困苦且節儉的人們遷移到砂勞越,那時Rajah邀請這群人們建立紮實的農業中產階級。那時有許多人前來且定居於此,目前沙勞越有1/3的人口為華人。在古晉外圍道路兩側蓬勃發展的市場花園,幾乎是客家人栽種的土地。



       不同於當地的原住民族群,華人在農場內所蓋的房子和地面同高。他們的地板就是土地的地面,用刷子粉刷牆壁。屋頂是由attap葉這種茅草鋪陳。家屋被

區分成兩個主要的區域,家庭空間包含了廚房、飯廳、生活空間,或者成為儲藏室放著腳踏車、農耕機具,另個空間則為房間。



       主要房間的焦點之一為家裡的神龕,對於神明的畫像及雕像之尊敬,經由家庭展現。香蠋、蠟蠋、一小杯茶、及其它季節性產品,牆壁周邊也貼著神像以求保佑。



華人館展示區見聞




       華人館展示區的工作人員為Bidayuh族人,旅客一進館內,她便積極的推銷館內的紀念品等等。這位Bidayuh族人會說幾句中文及閩南語,她說館內有部分的傢俱及擺設都是早期華人所留下來的古董。


39、華人展示館屋頂鋪著attap葉,呈現出早期華人至砂勞越開墾的住家樣貌。

40、華人館內展示的神桌等等。


41、華人館展示早期華人農民的睡床及籐椅等等。

文化表演




    砂勞越文化村內的文化表演是值得欣賞的,表演時間為每日的11:30~12:1516:00~16:45。表演內容如下:



Iban族的Ngajat Lesong


       這個表演展現出Iban族戰士以牙齒咬起20公斤左右重物的力量,也說明Iban族人戰士的敏捷及耐力。



Iban族的Ngajat Pahlawan




    展現出Iban村民迎接打勝戰的戰士所展現的歡迎舞蹈。



Bidayuh族的Rajang  Be’uh




       Bidayuh族在收穫祭時期,表演給進入長屋客人看的舞蹈。表演者伸展雙手模仿老鷹展翅飛翔的動作。



Bidayuh族的Tolak Bala




       在收穫祭前,每個Bidayuh族部落會跳這樣的舞蹈,祈求豐收並保護族人遠離惡靈的干擾。



Bidayuh族的Langgi Julang




       這是部落選出新的頭目時,村民所會跳的舞蹈。由Bidayuh男性拿著黃銅托盤及julang表演,美麗的Bidayuh少女也在一旁翩翩起舞。



Orang Ulu族的Datun Julud




    這是由Orang Ulu少女歡迎長屋客人所表演的傳統舞蹈。



Orang Ulu族的Kanjet Ngeleput




       這舞蹈展現出戰士在叢林狩獵尋找獵物時的敏捷及悄悄不易被發現的動作,瞄準目標吹出致命的一箭,從來沒失敗過。



Melanau族的Tarian Menyak




    這舞蹈描繪出Melanau族每日將西谷米粉製作成西谷米的和諧氛圍。



Melanau族的Alu Alu




    這是死亡儀式期間,安慰來訪親友的舞蹈。


Melay族的Senandong Sarawak




      整合兩種砂勞越馬來人民間舞蹈的表演,傳統的Dayang Sari舞蹈反映出馬來人女性的身分,結合現今很受馬來人歡迎的Joget表演。



Melay族的Tarian Royong




     這是個馬來人現代舞蹈,融合傳統馬來舞蹈及現代的Joget,展現出馬來青少年每日辛苦工作後嬉戲的放鬆狀態。



Melay族的Serampang Baru




    這舞蹈展現出馬來村莊慶祝活動的歡樂心情。



華人的舞獅




    早期傳統的華人社會裡,獅子象徵法律的保護、

和平的力量、繁榮、勇氣等意義。現今已成為華人農曆新年期間最後歡迎的表演。


42Iban族舞蹈演出。

43、砂勞越文化村內各族群的舞者。

3 則留言:

  1. 不好意思請問您如何得知 Orang Ulu 家屋外的生命之樹是代表kelabit族群而不是Orang Ulu 其他族群的表徵

    回覆刪除
  2. 不好意思~~我忘了我是參考砂勞越文化村的小冊子簡介還是那邊的導覽簡介,資料看得不是很詳盡,無法回答你標準的答案。

    回覆刪除
  3. 好的 感謝 因為最近有去過 只是想知道而已

    回覆刪除

歡迎指教、交流、經驗分享^^

留言板(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