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ke

2020年10月15日 星期四

馬六甲市Melaka【馬六甲Melaka】:荷蘭紅屋裡的歷史與民族博物館─(3.精緻的馬來武器)

 馬六甲市Melaka【馬六甲Melaka】:荷蘭紅屋裡的歷史與民族博物館─(3.精緻的馬來武器)


【一個女生自助馬來西亞16天15夜】  2020/02/17(一) Day12


馬來武器:是武器也是藝術品


        馬來式的武器除了擁有攻擊與防禦的功能,製作上高品質的手工藝技術也凸顯出馬來式武器的藝術價值,甚至連長矛都有精美的雕刻裝飾。馬來人的武器有三個特徵,刀柄的材料來自於木頭、骨頭、金屬、或是象牙,刀刃的材料來自於鐵或是黃金,刀鞘(Sarung)主要是由象牙或是皮革所製作。馬來式的武器和其他民族的武器相較,尺寸短小且造型獨特,適合在熱帶雨林等熱帶氣候地區活動。


       當人們提及馬來文化時,首先會想起的武器就是馬來短劍(keris),但其實馬來短劍可以因刀柄或刀片樣式的不同,而有短劍、長劍、直條形的劍、波浪形的劍等造型。


        大型的馬來武器裡,可以看到馬來武士使用的劍(Sundang)、劍 (Parang)、砍刀(Golok)、亞齊匕首(Rencong Aceh)、斧頭,其中馬來武士所使用又長又重的劍(Sundang),造型有直條形或波浪形,安裝在長條形的竿子頂端,讓使用者在近距離戰鬥時能夠快速地移動。中型尺寸的馬來武器則有短刀(Tumbuk Lada)及印尼的重型單刃匕首(Badek)。


       小型的馬來武器則分為馬來爪刀(Lawi Ayam)、Sewar、Jembiah、Beladan、Lading Terus(短型刺矛),其中馬來爪刀(lawi ayam)及滿者伯夷馬來刀(keris Majapahit)這種較短的小形武器可以藏在包起來的頭髮內,也可以放在女人的掌心上,刀刃可以輕易地切開人的胃,具有致命性。


        投擲式的馬來武器則有長矛(tombak, lembing)、三叉戟(serampang)、吹管(sumpitan)、箭頭(panah)。馬來人的武器裡也包含了大砲(Meriam),尺寸雖然比歐洲國家小以至於砲擊殺傷力很弱,但是有著輕便、利於運輸的優點。馬來人的武器裡,也包含了一種細長的鐵製物品(Ganja)及圓環狀的金屬環(Pendongkok)。

        


      

圖1.馬來短劍。



具有悠久發展歷程的弓與箭


       馬來西亞的傳統武器中,弓和箭皆具有遠程攻擊的效能,在地的原住民神話故事常提到弓與箭,在馬來紀念(Malay Annals)這本書中也記載著當地專業弓箭手的名字,可以想見弓箭在馬來西亞有很長一段歷史的發展。


       馬來式的弓,材料主要來自於金屬或是木頭,由繩子固定住其彎成曲線的兩端,尺寸的大小取決於用途。弓上的繩子材料通常以Terap樹內的樹皮或是絲線製成,箭則由較輕的材料所製作,為了提供射擊時的穩定性,常會加上羽毛。箭頭材料則以金屬為主,再附上帶有尖頭的各式形狀珠子,使用前會將箭浸泡在怡保樹的有毒枝液裡,使沾了怡保樹汁液的箭頭更易於讓目標物致死。


        馬六甲歷史與民族博物館(History & Ethnography Museum)內所展示的弓以金屬製成,約有90年的歷史,只可惜Cemcem當下沒拍照到。


馬來人的投擲武器:長矛


       馬來人的武器可以依長短區分,長的武器以矛、長的馬來劍(Keris)、劍、長的巴冷刀(Parang)為主,矛為投擲用的武器;短的武器則以不同樣式的馬來短劍或匕首為主。


       馬來西亞有非常多種造型的矛,大致上可以區分為Lembing及Tombak兩種類型的長矛,從史前時代開始就已有人在使用,長度約180cm左右,重量皆很輕,通常會將藤或是金屬條將細長的金屬條牢固的綁在刀桿上。Lembing適合用於近距離戰鬥,刀刃又長又尖且中間還可見刀脊;Tombak則擁有平滑的刀片,是舉辦儀式時通常會使用的器具,造型及長度不一,但若是宮廷儀式所需要的Tombak則其長度及形式必須一致。


        早期Lembing或是Tombak的刀片以竹子或是木頭製成,之後依照使用者的身分地位、財富多寡而使用銅、青銅、鐵、黃金等金屬材料。當代馬來人的Lembing及Tombak只能使用於辦理儀式或是在宮廷中使用。


圖2.馬來人的投擲武器:長矛。


馬六甲城的古砲


        以前馬六甲城有非常多座古董大砲,現今只能在聖保羅山(St. Paul's Hill,馬六甲山)地區看到少數幾座。


       根據文獻記載,西元第七世紀以來,馬六甲及其附近的群島就已開始使用大砲、槍枝等武器,例如:中型大砲或是步槍,就是大家所知的蘭塔卡(Lantaka)或是Lela等武器。這些武器曾在早期位於蘇門答臘的三佛齊帝國(Sri Vijaya)、馬來半島的狼牙脩王國(Langkasteka)、爪哇島雅加達地區的塔魯曼內格拉王國(Tarumanegara)、爪哇島東方的滿者伯夷帝國(Majapahit)、龍目島的馬塔蘭王國(Mataram)等地發現到。


       西元16世紀時期,當突厥人、葡萄牙人、荷蘭人、英國人抵達馬六甲後,馬來人所使用的大砲更加的先進。西元1511年,葡萄牙人佔領了馬六甲,一位號稱海上雄獅的葡萄牙籍海軍將領阿方索·德·阿爾布克爾克(Afonso de Albuquerque)曾提到,他曾在馬六甲城看到2,000到3,000座的大砲,有幾座大砲目前仍展示在葡萄牙里斯本的軍事博物館裡。


       葡萄牙人殖民時期,曾帶來許多大砲捍衛馬六甲城,但馬六甲現在已看不到這些葡萄牙製的大砲,也許葡萄牙人把這些大砲給帶走了,或者是荷蘭人在1641年占領馬六甲城後,把這些大砲熔解掉或摧毀掉了。


        荷蘭人殖民時期也為馬六甲帶來不少大砲,有些大砲目前仍保存在聖地牙哥城的拱門附近,材料以銅或是青銅為主。英國殖民時期為馬六甲帶來由青銅或是鐵製的大砲,西元1831至1832年英國人在南寧之戰(Naning war)就是使用鐵製的大砲。



圖3.英國製的布隆美菲爾德(Blomefield)九磅前膛砲,大砲上方刻著「 B.P」及一頂皇冠。



早期子彈的重量級材質


        聖保羅山(St. Paul's Hill,馬六甲山)地區曾發現到幾百年前的各式槍枝及子彈,有的大砲子彈有如椰子般大,有的小型或桌上型大砲的子彈大小像胡椒粒,因此大砲子彈的重量會因使用的方式、材質、大小而有所不同。大砲的子彈原料來自於鐵及花崗岩等等,槍彈的原料則由金屬或者是紅陶製成。


圖4.大砲及子彈。


馬來人的大砲特色


        馬來人的大砲具有藝術價值,雖然比歐洲的大砲小,但易於運輸,也容易將大砲轉向任何方向。不過馬來人的大砲射程很短,必須把它們放在靠近目標物的地方才能發揮效用。馬來人的大砲大約使用至19世紀末,有多座馬來砲早已被熔掉或是鏽蝕。


       馬來砲的4個主要的特色:


1.Basie鐵砲


        馬來砲中最大型的鐵製大砲,可以發射6磅重的砲彈,通常有一對形狀似魚或是其他動物形狀的把柄,讓人易於搬運或是放置在所需要的位置。



2.Lela或長筒大砲


        射程可達366公尺,砲身常有裝飾且易於攜帶,可以旋轉至任何方向,材質以黃銅為主。


3.Rentaka 砲


       外觀和 Lela砲有些相似,射程短,長度也比Lela砲短,材質通常以鐵製為主。


4.Ekor Lotong或是旋轉大砲


        

       最小型的馬來砲,有一個看起來像猴子尾巴的彎曲把手,因此這種大砲的名稱為Ekor Lotong(Lotong也是一種猴子的名稱),材質以黃銅或者是鐵製為主。



盾牌


       盔甲盾牌可以保護戰士躲開投擲武器、劍、剁刀、棍棒的攻擊,馬來人的盾牌材料多元,例如:銅、青銅、鐵、錫、籐、木材、皮革等,取決於使用者的身分以及現有材料的實用性,且這些材料輕又可抵禦長矛的攻擊,有的盾牌設計了圖騰,也可成為裝飾品。


       


圖5.籐編的馬來盾牌。



可做為防禦工具的筆架叉(鐵尺)


       筆架叉(Tekpi,鐵尺)並非鋒利的武器,但經由筆架叉(Tekpi,鐵尺)的襲擊,會使被攻擊者遭受嚴重的外傷。筆架叉(Tekpi,鐵尺)可以做為防禦工具,材料以青銅、銅、鐵、錫為主,具有翻轉武器的推力,也可以對攻擊者進行反擊。筆架叉(Tekpi,鐵尺)的外型使它容易打斷矛或是馬來短劍的刀片,也可以用其尖端刺襲擊他們的人,但需要特殊的訓練才能掌控其使用方法,或者也可在馬來群島上輕快的移動。在某些情況下,筆架叉(Tekpi,鐵尺)中間的竿子被削尖,有如單曲刃大刀(Lading)。現今筆架叉(Tekpi,鐵尺)的也僅限於展演時使用。



圖6.筆架叉。


馬來短劍的結構


       馬來短劍是種非常精緻的馬來武器,雖然只是一把刀劍,但每處結構都有專有的名字,主要結構可以分為劍柄、握把、刀刃、握把處、刀鞘,以下部位是Cemcem查詢馬來文華文字典的翻譯,不知翻譯的是否正確?若有朋友對於馬來短劍有所瞭解,歡迎給予指正喔!


劍柄


Hulu 刀柄

Pendongkok 刀劍的金屬護手或鐵環


馬來短劍的握柄


Puting (刀等)穿入鞘中的尖端

Perut 腹部

Sepit Rotan 夾藤條處

Ekor 末端

Kepit 夾帶處

Leher 頸部

Kepala Chichak  Chichak頭

Dagu 下顎

Aring 劍刃上的回紋細工(像戒指造型可用手指頭穿過之處)

Ganja 大麻

kambing kachang 山羊角


馬來短劍的刀刃


lambai Gajah 劍峰

Belalai Gajah 鱷嘴花(沙巴蛇草),具有藥用或食用價值的植物

Rigi 齒紋

Gandik 短劍把手上的裝飾品

Janggut 鬍鬚

Mata Keris 馬來短劍的眼睛

Tulang Keris 馬來短劍的骨幹


馬來短劍的底部(握把處)


Pamur (劍上)鑲嵌金屬圖騰之處

tuntong keris 馬來短劍的根底部


馬來短劍的刀鞘(Sarong)


Sampir 匕首的鞘頂

Batir-Batir 短劍上的金片裝飾品

Batang 劍柄

Tuli-Tuli 馬來短劍的劍環

Buntut 末端


圖7.馬來短劍的結構。



源自泰國的翠鳥短劍/Pekaka kris


        翠鳥短劍(Pekaka kris)發源於泰國的北大年府(Pattani)地區,因為短劍的劍柄形狀像翠鳥的嘴喙而得名,刀刃比其他馬來短劍長,劍柄的材質以木頭、象牙、銀為主。


    


圖8.翠鳥短劍(Pekaka kris)。


帶有子彈的,


       靠近中國的日本對於裝有火藥的武器非常熟悉,西元1270年左右即有槍枝出現於日本文獻的紀錄,當時中國已發明可裝彈藥的金屬管(Teppo),並且在同一時期傳入日本,成為日式簡易的Teppo手槍。


圖9外觀有花朵圖騰、龍形圖騰但沒有瞄準器的日式Teppo手槍和子彈。


參考資料來源:馬六甲歷史與民族博物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指教、交流、經驗分享^^

留言板(message)